首页 理论教育 夫妇关系维持与居处的影响

夫妇关系维持与居处的影响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夫妇的正常关系不易在分居的状态下维持。居处的聚散多少是有关于生活上的亲疏,因之,空间距离给了我们研究社会联系的一个门径。[1]居处的聚散不但是了解人和人各种联系的门径,它本身也就是一项重要的事实。因之,他把居处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

夫妇关系维持与居处的影响

我们虽则说人类的抚育作用是父母合作的事业,但是各地方合作的方式却不是一样的。从孩子对于父母的亲密程度上说,也不是相等的。这使我们要进一步检视三角形的内容了。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是社会联系的一种形式。社会联系的实质是行为和感情,行为上相互倚赖的程度和感情上痛痒相关的深浅,决定了我们社会联系的亲疏。可是行为上的和感情上的关系不是太容易观察得到和把握得住,而且也不易清清楚楚用简单明白的方式表示出来。为了研究的便利起见,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常常以人和人的空间距离来推测他们的社会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固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尤其是在现代交通工具日形发达的情形中,书信电话都能传情达意,配合行为,空间的隔膜已不成为社会往来的隔膜了。而且,在现代都市中,单单在空间上的接近,也不一定发生行为和感情上的联系;只隔一壁的邻居可以漠不相识。可是,一个亲密的团体,日常的合作、会面、生活的配合,还是受地域限制的。夫妇的正常关系不易在分居的状态下维持。日夕相处一堂的父子和万里云山相隔的父子,在社会身份上固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实际生活上的关系相差可以很远。

居处的聚散多少是有关于生活上的亲疏,因之,空间距离给了我们研究社会联系的一个门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分布和移动所发生的距离和接触上去考察它给予社会生活上的影响,是社会区位学的研究方法。可是在过去社会学里用区位学方法去研究的对象却时常偏于较大的社区;其实这方法同样可以用来研究亲密的团体生活。雷蒙德·弗思在他所著的《我们提科皮亚人》一书中曾充分应用这方法,而且得到很圆满的成绩。他曾说:“从空间的位置来研究亲属的居处入手法使我们可以明了亲属间如何联系,这种联系如何在财产所有权中表现出来,如何由这些联系最后结成较大的亲属团体,因为空间的位置容易观察,所以居处的入手研究法,在普通情形下,是了解亲属关系初步工作最易的路径。”[1](www.xing528.com)

居处的聚散不但是了解人和人各种联系的门径,它本身也就是一项重要的事实。克罗伯(Kroeber)很着重地说:“一个人无论如何总得有一个住处。没有外婚团体,没有嗣续原则,没有图腾,一个人照样能活,可是和人一同住却必然产生有社会影响的联系。”因之,他把居处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凡是那些我们所谓有形式的社会组织——氏族、外婚团体、单系嗣续、图腾——虽曾引起民族学家争论了两三代,实在只是文化的次要结构;在文化历史上是后起的,在功能价值上论是浮面的;从一方面说来,它们只是一种基本现象,好像居住的地方的表面花样。”[2]绘事后素,社会结构中有基本的和次要的层次,因之,我们若从居处入手来研究人和人的关系,不但是个方便的门径,也是从底子上来观察社会结构的方法。我们若从居处上来观察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可以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步是看这基本三角本身父母子之间的区位关系,第二步是看和这基本三角共同居处的人物,第三步是看和它相近居处的人和它的关系。我将依次讨论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