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积极态度

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积极态度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沪剧不仅在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时离经叛道,与封建礼教纲常的说教唱对台戏,而且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对充斥于晚清时期淞沪城乡的陋习歪风进行有力的抨击,其中揭露赌博风气危害的剧目尤为突出。岳母劝解不成,无奈出钱将女儿赎回娘家。经陆雅臣恳切求情,岳母、妻子方予原谅,终于合家团圆。《借黄糠》被人们称为沪剧舞台上的《李尔王》,这个戏描写的是一个由于女儿和女婿忤逆不孝,致使老人投河自尽的悲剧故事。

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积极态度

早期沪剧不仅在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时离经叛道,与封建礼教纲常的说教唱对台戏,而且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对充斥于晚清时期淞沪城乡的陋习歪风进行有力的抨击,其中揭露赌博风气危害的剧目尤为突出。当时的《罗溪镇志》记载:“聚众赌博,道光咸丰间此风最盛。”从老传统对子戏《借红纱》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生活情景。农村青年张阿福染上赌习,输钱后到情人小妹处想借衣物翻本。小妹盘问原因,张阿福始以种种谎言搪塞,被小妹一一揭穿,她再三劝张阿福勿进赌场。阿福深受感动决心从此戒赌,小妹把自己纺染的红纱借给他作为做小生意的本钱。这个戏情节虽然简单,但却生动活泼,表现底层群众对赌风盛行的担忧痛恨,相当真实。

《借黄糠》中解洪元、石筱英饰李俊明、大囡

另一个同场戏《朱小天》从富家子弟因嗜赌导致家道败落穷极潦倒的角度,揭示赌博行为的流弊和危害也很有特色。戏中写朱小天典当家产走投无路的“十八押”,对赌徒心态刻画真切细腻、绘声绘色,是沪剧在本滩时期经常演出的剧目。(www.xing528.com)

同样反映有钱人因赌败家的《陆雅臣》更多地把戏的重点放在对男主人公家庭关系变化的描绘上。剧中的陆雅臣出身豪门,家财万贯,娶妻后两人感情很好,但后来染上赌习,很快就把家产输得干干净净,甚至在人贩子唆使下典卖妻子。岳母劝解不成,无奈出钱将女儿赎回娘家。陆雅臣再赌又输,深夜回家,见人去财空,悔恨交加,悬梁自尽,幸被邻居蔡伯伯相救,并领他去见岳母。经陆雅臣恳切求情,岳母、妻子方予原谅,终于合家团圆。这个戏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戏里的人物从陆雅臣到他的妻子、岳母和妻妹,甚至出场很少的邻居蔡伯伯,人贩子尤理青都刻画得性格分明,生动鲜活,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悟赌博的危害。

早期沪剧还把锋芒对准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其他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借黄糠》被人们称为沪剧舞台上的《李尔王》,这个戏描写的是一个由于女儿和女婿忤逆不孝,致使老人投河自尽的悲剧故事。戏中对灭绝人伦的忤逆不孝行为的揭露和谴责深刻而犀利,令人久久难忘。《阿必大》则以喜剧形式描绘旧时代人们司空见惯的童养媳受到恶婆婆虐待的悲惨遭遇。戏里很多情节的处理既夸张又诙谐,使人在忍俊不禁、哑然失笑的同时,不能不感到悲伤,不能不为之叹息。这个戏的人物台词也写得质朴自然,形象传神,充满泥土芳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