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概述与中国实践传统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概述与中国实践传统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的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由于法律或事实上意见不一致或政治利益的冲突所产生的争执。对领土和资源的争夺是导致早期国际争端的重要原因。根据《联合国宪章》第33条的规定,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方法主要有:谈判、调查、调停、和解、仲裁、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方法。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概述与中国实践传统

国际争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由于法律或事实上意见不一致或政治利益的冲突所产生的争执。[35]国际争端依其具体内容和性质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贸易争端、边界争端和宗教争端等;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法律争端和政治争端。法律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关于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争端,是有法可依的利益冲突,又称“可裁判的争端”;[36]政治争端则是指国际法主体间不涉及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争端,一般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又称“不可裁决的争端”。然而在现实的国际交往中,政治利益和法律权利相互交错而无法确定具体国际争端的归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复合性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国际条约成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宪政制度在各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这些因素都使国际社会的法律争端增多。与此同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以及增强经济安全都是国家外交的主要目标,经济问题被政治化,而且许多争端既具有政治性也具有法律性,国际争端解决也日益复杂化。国际争端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法的多样化,争端的国际性和自身特性也都决定了解决方式的特殊性。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争端的客体及其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

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战争被视为国家的天赋权利,因此战争自然就成为国际争端解决方式的首要的本能的选择,而且,武力是获取国家生存和经济资源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力量便成为国家实力的决定性要素。对领土和资源的争夺是导致早期国际争端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的领土争端与边界纠纷中,双方的战争行为和政治谈判就成为主要的争端解决途径。随着国家关系和民间交往的扩大,国际争端的种类及其特性变化导致非武力方法的适用。所以在传统国际法中,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可以分为战争与和平两类,甚至国际法也因此而划分为战时国际法和平时国际法。[37]除了战争手段以外,传统的强制性争端解决方法还包括反报、报复、平时封锁和干涉。[38]以1899年《海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为里程碑,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经历了一个由强制方法向和平方法的转变过程。经过《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和《联合国宪章》等发展,[39]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这样,战争行为甚至武力之适用和威胁就被现代国际法所禁止,各国之间的国际争端只能通过非强制的和平方法来解决。根据《联合国宪章》第33条的规定,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方法主要有:谈判、调查、调停、和解、仲裁、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方法。与国际争端分类相适应,上述和平方法可以分为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政治方法又称为外交方法,它包括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调查与和解等。法律方法包括仲裁与司法解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