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营造氛围:别说你懂交际学

学会营造氛围:别说你懂交际学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凡位居白宫的要人,差不多都会遭遇到人类关系学中这类问题的困扰,塔夫特总统也不例外。就在我接到那信的第二天,我在白宫举行了一个音乐会,最先到场向我致敬的,就是这一对夫妇。塔夫特总统的信,把自己与对方放在同一立场,说自己如果这样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表现了自己对对方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对方的理解。

学会营造氛围:别说你懂交际学

卡耐基说:“你想不想用一个神奇的短句阻止争执,除去不良的感觉创造良好氛围,并能使人注意倾听?”如果你希望像卡耐基说的那样,就请这样开始吧:“我一点儿也不怪你,毫无疑问的,我的想法也会跟你一样。”

“我一点儿也不怪你,毫无疑问,我的想法也会跟你一样”。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世界上再狡猾、再固执的人听到后也会软化下来。可是你必须极其真诚地说出这些话来,否则这句话的神奇作用也会失效。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你,而是你所处的环境与你的遗传。同样,那个使你恼怒、固执不讲理的人,他之所以会成为那样的人,也不是他自愿的。对这样的可怜虫,你应该表示惋惜、怜悯、同情。

当约翰看到街上一个摇摇晃晃的醉汉时,他说:“如果不是上帝的恩惠,我也会走上他的道路。”这句话你必须牢记在心。你每天遇到的人当中,可能有四分之三都饥渴似的需要同情。如果你给他们一点儿同情,他们就会很喜欢你。

美国前总统塔夫特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也做得很好。大凡位居白宫的要人,差不多都会遭遇到人类关系学中这类问题的困扰,塔夫特总统也不例外。他从经验中获得这样一个结论:“同情是消解恶感最有效的药物。”

在《伦理中服务》这本书中,塔夫特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讲到如何使一个失望的母亲平息心中的怒火。

故事是这样的:

住在华盛顿的一位太太,她丈夫在政界相当有势力。她差不多缠了我两个月的时间,要我替她的儿子安插一个职位。她还拜托了议院中的几位参议员,陪她来我这里,替她儿子谋职位的事说话。

可是那职位所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后来经有关的主管推荐,我委派了另外一个人,继后我接到那位母亲的来信,说我忘掉了向别人施予恩惠的机会,因为我拒绝使她成为一个愉快的太太。她的意思是说,我只需举手之劳,就可以使她快乐,可是我就是不肯这样做。她又说出,曾经如何劝说她那一州的代表,赞助我一项重要法案,可是我对她却如此无情无义……(www.xing528.com)

一般人接到这种信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如何用严正的措辞,去对付一个不礼貌而鲁莽的人,接着,或许你就动笔写信进行反击了。

可是,我建议你,不妨把写好的信暂时放进抽屉里锁起来,两天后,再把这封信拿出来。像这类的信,迟上几天寄出,也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当你两天后再拿出这封信来看时,你就不会把这封信投入邮箱了。

后来,我坐下来尽力用最客气的措辞写了封信,告诉她,我知道一个做母亲的遇到这种事情时,会感到极大的失望……接着我坦白地告诉她,那个职位确实需要一个专业的技术人才;退一步说,委任那样一个职位,并非由我个人决定的。

我在信中表示,希望她儿子继续在他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以期将来有所成就。那封信使她平息了心中的怒气,并寄了一封短信给我,为她上次那封信表示抱歉。

但我所委任的那个人,短时内还不能来上班。这样过了几天,我又接到一封署名是她丈夫的来信,可是信上的笔迹,跟过去两封信完全一样。

这封信上说,他太太由于这件事,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现在卧床不起,胃中或许已经长瘤了。为了恢复他妻子的健康,他要求我,能否把已委任那个人的姓名,换上她儿子的姓名,以恢复她的健康。

我又回了一封信给她丈夫。我希望他太太的病是诊断错误,而对他所遇到的情形,表示同情,可是要撤回已委派的人是不可能的。几天后,那人也正式接任。就在我接到那信的第二天,我在白宫举行了一个音乐会,最先到场向我致敬的,就是这一对夫妇。

塔夫特总统的信,把自己与对方放在同一立场,说自己如果这样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表现了自己对对方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对方的理解。

做到这一点,相信你很容易就会得到他人的理解,获得更多的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