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航空发动机工程通论:装备费用构成与作用解析

航空发动机工程通论:装备费用构成与作用解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军对军用飞机的费用统计表明:一是研制费不断攀升。由于装备费用的上涨,“买不起,用不起”矛盾突出,美军F-22 飞机1986年研制时计划采购750 架,而随着采办费用的不断上涨,2005年降为178 架,虽然近年有所变化,但总数量截至2009年也仅为183 架。图14-1即为F-22 采购数量随平均单机采办费用的变化情况,可见到2005年,F-22 研制费、购置费平均到每架飞机高达3.45 亿美元。杨克巍[2]等介绍了武器装备采办费用管理的主要要求。

航空发动机工程通论:装备费用构成与作用解析

国家与国家、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对抗,实际上也是经济实力的比拼。航空发动机属于国家战略装备,其发展尤为重要,需以国家经济为基础。航空发动机属于高科技产品,其发展始终处于追求先进技术水平的状态,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其研制、购置和使用保障所需的经费不断上涨,费用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军对军用飞机的费用统计表明:一是研制费不断攀升。1969年以前,一型飞机的研制费用不超过10 亿美元,而从1969年以后的研制费从来没有低过35 亿美元,F-22飞机的研制费近300 亿美元,F-35 由于同时研发三型飞机,故研制费高达502 亿美元;二是制造成本大幅上升,以美军战斗机单机飞离价格(不同于采购价格,仅计算该机生产发生的重复性工时和材料成本)为例,1971年以前,均低于2 300 万美元,而在此之后的战斗机,除F-16 外,其他均上升到5 000 万美元以上,F-22 单机飞离价格更是高达1.2 亿美元;三是使用保障费居高不下,据统计,第三代飞机的使用保障费占到寿命周期费用的60%~80%,美军1975—2005年装备总数减少了30%,而使用保障费却基本不变。

由于装备费用的上涨,“买不起,用不起”矛盾突出,美军F-22 飞机1986年研制时计划采购750 架,而随着采办费用(相当于我国研制费和购置费之和)的不断上涨,2005年降为178 架,虽然近年有所变化,但总数量截至2009年也仅为183 架。图14-1即为F-22 采购数量随平均单机采办费用的变化情况,可见到2005年,F-22 研制费、购置费平均到每架飞机高达3.45 亿美元。美国兰德公司的Mark V Arena[1]介绍了美国军用飞机采办费用飞涨的情况。(www.xing528.com)

图14-1 F-22 采购数量随平均单机采办费用的变化情况

对装备费用的认识需要从全系统、全寿命的角度去看,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由装备研制费用、购置费用、使用保障费用以及退役处置费用构成,不能只考虑研制费或采购价格,使用保障费往往是装备费用的“大头”,也即常说的装备费用的“冰山效应”或“后效性”,如图14-2 所示,装备的费用就像冰山一样,水面上可以看到的订购费用仅仅是该型装备费用的一小部分,更大的使用保障费用则沉在水面下,随着使用维修保障过程逐步显现,如果只考虑前期的研制、订购所需的费用,则很可能会撞上费用冰山,导致“用不起”的恶果。因此,对于武器装备采办费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杨克巍[2]等介绍了武器装备采办费用管理的主要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