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8年征文活动:改革开放40年心歌

2018年征文活动:改革开放40年心歌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精准定位、改变现状。对于农商银行而言,“以客户为中心”的执行需要始终贯穿于营销服务的整个过程,并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

2018年征文活动:改革开放40年心歌

要想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精准定位、改变现状。

1.要围绕客户下大力气 银行业作为服务业,能够更快、更好、更便捷地满足客户的即时性需求,成为了行业的核心,这也就是服务业常常提及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已经被业内谈了数十年,听起来好像大家都能做到了,但在企业的执行层面未必如此。例如,是让客户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满足需要的服务,还是让客户多付出一点以便企业得到更大的利润,两者之间的取舍就非常考验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更不用说客户经理是否真正会花心思去了解和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在这个客户至上的时代,银行机构都强调定制化、个性化、情景化的产品与服务,而不再是拿出一堆可有可无的可替代性强的产品与服务让客户挑选那么简单。对于农商银行而言,“以客户为中心”的执行需要始终贯穿于营销服务的整个过程,并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首先,上层的营销模式、流程和产品设计环节应当应时而变,因需而变,做到日新月进。其次,在销售环节上,要能够对客户进行细分,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潜在需求达到精准营销。最后,在售后环节要求能够“快速反应”,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一直都在”以多种方式建立起和客户交流的常态;“科学管理”,通过检视发现问题,挖掘下一个营销机会。

2.寻找自己的业务扩张点 农商行要通过深耕本土中小微企业与零售市场,找到业务扩张点。中小微企业与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开办农信社、城信社的初衷便是给这些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经过几十年努力,成效卓著,劳苦功高,但仍有大量小微、个人客户未能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各地农信社可积极引进更先进的信贷技术和科技手段,结合长期积累的本土经验,做精做深小微业务,进一步将服务下沉至弱势群体。尤其是要深入挖掘服务需求,研究尚未覆盖的服务空白,针对性地引进或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难题。而这些服务空白点,恰恰也是农信社将来可能的扩张点。比如有些外出经商的商人在外地信用资质有限,难以获取当地金融服务,那么本土银行前往商人的外出聚集地开设分支机构,确实能起到支持实体的作用。再比如,随着农村日益富足,理财需求也会增加,也需要发展相应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结构性存款等业务。总之,要围绕实体需求找到业务扩张点,既解决客户需求,也获取自身成长。(www.xing528.com)

3.提升自身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 农商行在管理本土客户、传统业务的风险方面,已具备较为成熟的风控体系,但对新业务的风控能力未经检验。因此,要尽快弥补管理能力的短板,完善风控体系,满足更大规模资产、更广业务种类的管理需要。通过引进科学手段与管理系统,提升人员、风险与业务的管理能力。加强学习与培训,在创新业务品种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尤其是在围绕客户需求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时,重点研究其风险点并出台措施。同时,也积极向监管层反映业务创新的进展,主动汇报业务情况,便于监管层找准风险点,进而确定合适的业务与监管规则,以及获取监管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