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肖复兴的12堂写作课:借水行船,文章中材料的引用

肖复兴的12堂写作课:借水行船,文章中材料的引用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中引用他人的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加强自己的言说,引申自己的主题,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我管这种方法叫作“借水行船”。二是材料的引用要恰当,不宜太多太满,要适可而止,不可以为既然是“借水行船”,借来的水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这两点,常常是材料引用臃肿问题的基本原因。材料的引用,也需要锻炼。

肖复兴的12堂写作课:借水行船,文章中材料的引用

《公交车落下的花瓣》,这篇文章最初的题目叫作《公交车试验》。写的内容是两位外地的姑娘乘坐公交车的一则小事。其中一位姑娘曾经有过一次乘车忘记带钱,和售票员一说,售票员却让她坐车的难忘经历。这一次她们想如法炮制,却被售票员拒绝。其实,她们并不是有意要逃票,只是想做个试验,没有想到,回忆的昔日重现和心头的美好愿望被迎头砸破。我想写的就是美好的愿望和现实的隔膜与距离。

最初文章就在两个姑娘被售票员拒绝后落荒而逃这里结束。写完之后,觉得不过是照相式的记录,还是缺些东西。最后,加上了现在文章最后的一段,引用了美国诗人庞德的那首诗《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像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题目也改为了《公交车落下的花瓣》。是想说如果庞德看到这两个落荒而逃的女人的面孔,会觉得还像美丽的花瓣吗,以此强化一下想象和现实的矛盾的话题。想象被现实击碎,花瓣便不再美丽。

写完之后,我也曾犯过犹豫,觉得增添庞德的这一笔,会不会是画蛇添足。但是,我想,增添的这一笔,也许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多少可以增添一点我们对那两个姑娘的试验流产的一些思考,增添一点这两个姑娘试验初衷那种美好愿望和形象的书写,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留下两个姑娘落荒而逃的背影,只有些漫画的感觉

文章中引用他人的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加强自己的言说,引申自己的主题,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我喜欢用这种方法,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常常需要借力,就如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也才能够得到树上原本不能够到的果子或花枝。

我管这种方法叫作“借水行船”。(www.xing528.com)

在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需要我们在平常多读一些书,材料的引用,信手拈来在于平常学习中的发现和积累,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二是材料的引用要恰当,不宜太多太满,要适可而止,不可以为既然是“借水行船”,借来的水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我们有些同学一般愿意把引用的材料占据文章很大的篇幅,怕说不清楚,便索性把材料都抄上去;或是以材料来替代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论述。

这两点,常常是材料引用臃肿问题的基本原因。前者是出于担心,后者是出于懒惰。

材料的引用,也需要锻炼。这就是作文基础学习和阅读练习中的发现和概括、缩写和改写的能力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