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肖华湖北省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 羽化升仙 漆器—南越絮语

肖华湖北省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 羽化升仙 漆器—南越絮语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肖华湖北省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一件羽人造型的漆器,是战国漆品的杰出代表。由羽人、凤鸟和蟾蜍状异兽座三部分组成。器身均以黑漆为地,用红、蓝彩绘出羽纹。下部的蟾蜍状异兽座长50.3厘米、宽32.8厘米、通高17.6厘米。羽人及凤鸟应该是立于此座上。羽人,亦称仙人或真人,是战国秦汉时期神仙谱系中一位重要神祇。

肖华湖北省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 羽化升仙 漆器—南越絮语

◎肖 华

湖北省荆州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一件羽人造型的漆器,是战国漆品的杰出代表。由羽人、凤鸟和蟾蜍状异兽座三部分组成。上部为羽人,两杏眼鼓突,尖圆鼻,头发雕刻成枝散状,钩形耳,鹰钩状嘴,短颈,胸部鼓突,两手平伸,腹部圆鼓,后插一凤状尾,下肢呈鸟爪状,似鸟为踏于下部凤鸟的头上。凤鸟为鹰钩状嘴,尖咏,圆眼略鼓,曲颈,两翅伸展作飞翔状,尾部下垂,两爪弯曲踏在一方木棍上,似榫头。器身均以黑漆为地,用红、蓝彩绘出羽纹。通高65.7厘米。下部的蟾蜍状异兽座长50.3厘米、宽32.8厘米、通高17.6厘米。器似蟾蜍形,头部上昂,呈蹲伏状。大嘴张开,犬牙交错,两眼鼓凸。身下四足,踏一蟠蛇。背部有一方形榫孔。身后部插一凤尾。全器以黑漆为地,用红、灰彩绘凤纹、龙纹。羽人及凤鸟应该是立于此座上。

羽人,亦称仙人或真人,是战国秦汉时期神仙谱系中一位重要神祇。《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洪兴祖补注:“羽人即古代先民所信仰的仙人,古人认为仙人均有羽翼,故曰羽人。仙人就是长生不老之人。

战国以后的汉代,羽人形象的大量出现,说明了汉代人们时刻幻想着能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升入仙境,以求长生不死。(www.xing528.com)

各地汉画像石中都有身生羽毛或翅膀的羽人,他们或作飞翔状或与神灵异兽嬉戏,往往伴随在西王母、东王公旁。此类图像反映了汉代人的“羽化登天”、“灵魂升天”的观念。汉代人好神仙,追求成仙而长生不老。要想成仙,就得身生羽翼“羽化而登仙”。羽化,为成仙或长生的专用术语。作为羽化文化主体,羽人就是汉人想象与夸张的产物,富有浪漫色彩。古人认为欲登仙,必须羽化,“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毛羽从地自奋,升楼台之陛,乃可升天。”《论衡·无形第七》曰:“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升岁不死。”然后可以变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类。古人眼里的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因而身体应该瘦削。至于裸露身体,大概古人认为天国仙境之中,环球同些凉热,可以免去夏暑冬寒之苦,无须穿衣即可。于是这裸体也成为仙人的特殊标志。羽人的职能是身凡人提供长寿之术所需要的仙药,如药丸、灵芝之类。羽人不只体生羽毛,其耳上耸高出头顶。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泰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还黑,延年寿命长”。

◆第29辑第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