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貌判读:等高线显示原理及种类

地貌判读:等高线显示原理及种类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3.等高距的规定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见下表。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4.等高线的种类和作用等高线的种类如下: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等高距由平均海水面起算而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地貌判读:等高线显示原理及种类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草原,还有江河湖泊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但它的缺点是缺乏立体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研究出了分层设色和用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

等高线显示与分层设色法、晕渲法配合使用,显示地貌的效果将会更好,它不但能增加地势的立体感,便于识别地貌,而且便于从图上计算高程

(一)等高线显示地貌

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

由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叫等高线。

设想将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切开,在山的表面上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再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就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图形。地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以等高线显示地貌的。

2.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

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包括:

在同一条等局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并各自闭合。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多的山就高,等高线少的山就低。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间隔小的实地坡度陡;间隔大的坡度缓。

图上等高线弯曲的形状与相应的地貌形状相似。

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

3.等高距的规定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见下表。

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

4.等高线的种类和作用

等高线的种类如下: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等高距由平均海水面起算而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规定从高程起算面起,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条粗实线,用以数计图上的等高线和判读高程。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1/2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1/4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我国规定: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高于该面为正,低于该面为负,称“1956年黄海高程系”。

地貌的各种形态与图式

(二)地貌识别(www.xing528.com)

尽管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态万千,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地说,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构成的。只要抓住这些基本特征,在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和地貌符号,就可以识别地貌的各种形态。

1.山的各部形态

山的各部形态与图式如下图所示。

山的各部形态

山顶,图上以等高线中最小环圈表示,有时用示坡线表示上、下斜坡方向,绘在环圈外侧。

凹地,图上用一个或数个小圆形等高线表示,在环圆内绘有示坡线。

山背,图上从山顶到山脚等高线向外凸出的部分表示山背。各等高线最凸出的棱线为分水线

山谷,图上以相邻山背或山脊之间等高线凹入部分表示山谷。等高线最凹入部分的底线为分水线。

鞍部,图上用一对表示山背和一对表山谷的等高线显示。

山脊,由若干山顶、鞍部连接的凸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线为山脊线。

2.特殊地貌

特殊地貌,是指等高线无法显示的地貌。如冲沟、陡石山、陡崖、崩崖、滑坡等。这类地貌的形态在地形图上用特殊地貌符号表示。

(三)高程和高差判定

在使用地图时,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如炮兵射击,为了确定高低角,就要知道炮兵阵地、射击目标和观察所在的高程。在图上根据什么判定点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据高程注记和等高线来推算,例如,点位恰在等高线上时,该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这个点位的高程;点位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先查出下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在两条等高线间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度;点位在没有高程注记的山顶时,一般应先判定最上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然后再加上半个等高距。知道了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所得结果,就是两点的高差。

(四)斜面形状和坡度判定

部队构筑山头阵地,总要观察一下斜面情况,判断其是否利于发扬火力。军队行军,经常遇到上坡下坡。不同的斜面和坡度,对军队战斗行动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汽车的爬坡能力是15°,如果道路的纵坡度大于15°,汽车就不便通行了。所以,我们使用地图,要学会从图上判定斜面的形状和坡度。

1.斜面形状

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就拿敌对双方控制的高地来说,朝向对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对方的斜面为反斜面。斜面有几种?它们在地形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呢?

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顶部可以看到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的称为等齐斜面。在图上,各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

凸形斜面:在实地,上面缓下面陡,站在斜面顶部看不见下部,形成观察射击的死角,称为凸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上面稀、下面密。

凹形斜面:与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缓,站在斜面的顶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便于发扬火力,称为凹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是上面密、下面稀。

实地的斜面,多数是凸凹互相交错的形状,但是,总离不开上面介绍的三种形状。使用地图时,只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疏密情况,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状。

2.坡度的判定

斜面的坡度应该怎样从地图量取呢?量取坡度时,要先用两脚规量取图上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应的垂线下边就可以读出它的坡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