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7.1.6楼梯技术组成方法

7.1.6楼梯技术组成方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梯的技术组成具体内容如下。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楼梯的坡度。室内楼梯的坡度以20°~45°较为适宜,最舒适的坡度在30°左右。梯段净高和平台净高合称为楼梯的净空高度。扶手高度的确定应结合使用楼梯的对象来考虑。儿童使用的栏杆扶手应较成人使用的为低。行走线的位置与梯段宽度及楼梯踏步的平面形状有关。

7.1.6楼梯技术组成方法

楼梯的技术组成具体内容如下。

1)类型:

●按梯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

●按梯段的平面形状有直线的、折线的和曲线的楼梯。

2)坡度:楼梯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定联线称为楼梯的坡度线。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楼梯的坡度。一般用角度或夹角的正切来表示。室内楼梯的坡度以20°~45°较为适宜,最舒适的坡度在30°左右。

3)踏步高及宽:楼梯坡度也就是梯段踏步的高度与宽度之比。踏步高与人的步距有关,踏步宽度则应与人脚的长度相适应。

计算踏步尺寸的公式如表7-1所示。

表7-1 踏步计算公式

978-7-111-44161-8-Chapter07-2.jpg

注:(1)表中R—踏步高度r-踏步宽度

(2)60~62cm为成人行走时的平均步距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mm)如表7-2所示。

表7-2 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978-7-111-44161-8-Chapter07-3.jpg

4)楼梯宽度:梯段宽度应以保证楼梯通行顺畅为先决条件。

●单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不应小于850mm

●双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2000mm(www.xing528.com)

●三人通行的梯段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00~1800mm

5)平台宽度:楼梯平台的作用是减轻人们登高时的疲劳和下行时的心里不安。当坡度较陡时还可以减少跌倒及防止连续翻滚的危险。此外,为改变行走方向也需要设置楼梯平台。按楼梯布置形式的不同,平台可分为不改变行走方向的直行平台及改变行进方向的转角平台。

6)楼梯梯段尺寸计算:在选择了踏步的高(R)和宽(T)后,楼梯的尺寸计算。

●已知层高H,踏步数N应为:N=H/R

●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L=(N/2-1)×T

●梯段宽度B:B=A-C/2,式中A—楼梯间的净宽,C—楼梯井宽度

7)梯段净高及平台净高:梯段净高指梯段之间垂直于水平面踏步前缘线处的净距(或楼梯坡度线与顶部构造坡度线平行时的净距);平台净高则为平台或中间平台最低点与楼(地)面间的垂直距离。梯段净高和平台净高合称为楼梯的净空高度。楼梯的净空高度除和人体高度及楼梯的结构构造有关外,还和楼梯坡度有关.一般平台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0mm。

8)栏杆扶手:栏杆扶手高度指从踏步面中心点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扶手高度的确定应结合使用楼梯的对象来考虑。儿童使用的栏杆扶手应较成人使用的为低。另外,还应结合楼梯坡度来统一考虑。坡度大的扶手,高度应低些;坡度小则应高些。

楼梯坡度和扶手高度(mm)如表7-3所示。

表7-3 楼梯坡度和扶手高度尺寸

978-7-111-44161-8-Chapter07-4.jpg

9)楼梯行走线:通过楼梯时,最频繁的人流轨迹线称为楼梯的行走线(楼梯走线),它是楼梯设计时的依据。行走线的位置与梯段宽度及楼梯踏步的平面形状有关。

●楼梯梯段宽度〈1100mm时,行走线和梯段宽的中心线相重合。

●楼梯梯段宽度〉1100mm时,行走线位于距内侧线550mm处。

●小型螺旋楼梯的行走线位于距外侧线250mm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