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购物空间和商业设施优化方案

购物空间和商业设施优化方案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1上地-清河地区的购物空间图7-12购物活动与零售业设施密度居民的购物空间基本集中在地区的大型商业设施附近。通勤者的购物空间与居民具有很大的差异,基本集中在工作地附近以及上地华联附近,少量通勤者会到清河地区东北的商业中心蓝岛金隅百货附近进行购物,却很少到距离就业地较远的东南部商业中心购物,尽管那里的商业设施密度更高。

购物空间和商业设施优化方案

研究通过分析样本的购物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透视上地-清河地区的购物空间,并在ArcScene中对样本按时间加权后的购物活动和地区商业设施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以透视该地区的商业设施利用情况(图7-11,图7-12)。该地区的购物空间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图7-11 上地-清河地区的购物空间

图7-12 购物活动与零售业设施密度

(彩图见书末)(www.xing528.com)

(1)居民的购物空间基本集中在地区的大型商业设施附近。从居民的购物活动分布看,基本在该地区的几个大型商业设施附近集中分布。而且按时间对购物活动进行加权后,居民的购物活动表现出更加集中的趋势。

(2)通勤者的购物空间更接近工作空间。通勤者的购物空间与居民具有很大的差异,基本集中在工作地附近以及上地华联附近,少量通勤者会到清河地区东北的商业中心蓝岛金隅百货附近进行购物,却很少到距离就业地较远的东南部商业中心购物,尽管那里的商业设施密度更高。

(3)按时间加权后购物活动更加集中,说明在大型商业设施内的购物花费更多的时间。其中居民的购物地更加集中在地区的大型商业设施附近,而通勤者的购物地则进一步向工作地集中。

(4)居民的购物空间基本反映了该地区的购物空间。从样本总体的购物空间看,其基本与居民的购物空间一致。

(5)上地地区的商业设施有所不足。研究在ArcScene中对按时间加权的购物活动和商业设施的分布进行了标准化,其中红黄色渐变图层表示购物活动,绿色渐变图层表示商业设施,将两个图层叠加到一起后,若露出的部分为红色或黄色,则表示购物强度大于设施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施是否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的购物需求。但也由于设施密度只考虑设施数量而不考虑规模,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从样本购物的活动分布与商业设施的关系看,上地地区的商业设施有所不足,尤其在工作地和上地华联附近,购物需求非常巨大,设施密度相对不足。而清河地区的东南角为购物活动和设施密度强度均较大的地区,基本上是整个地区的商业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