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行差的影响及起因-天文学教程 上册

光行差的影响及起因-天文学教程 上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8光行差的起因和天球上的表现地球上观测者随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观测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S向点A偏移到视位置S′,圆弧SS′谓之光行差位移。2)周年光行差和周日光行差因地球绕太阳周年公转运动而造成的光行差称为周年光行差。地球上的观测者因随地球自转也造成周日光行差。对于太阳系天体,由于它们的视运动显著,应专门讨论光行差对其视位置的影响。

光行差的影响及起因-天文学教程  上册

1)光行差现象和光行差位移

类似于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雨滴垂直落下,而坐在疾驶火车上的人看到雨滴往后倾斜落下的现象,静止的观测者与运动的观测者看到同一天体的方向是不同的,其方向之差称为光行差。这可以用图2-28来说明,若观测者静止时看到天体σ在MσS方向,S是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若观测者以速度沿MA方向运动,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认为天体σ相对于M沿反向以速度运动,而天体σ来的光线以光速c射向M,这两种运动合成就使得观测者看到天体的视方向为MS′(MS′∥σσ′),S′是天体在天球上的视位置,这两个方向之角差∠SMS′=ζ,就是光行差。

图2-28 光行差的起因和天球上的表现

地球上观测者随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观测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S向点A偏移到视位置S′,圆弧SS′(等于角ζ)谓之光行差位移。对于含光速c和-两个矢量的三角形,由正弦公式可得

式中,θ′是MS′与的夹角。

2)周年光行差和周日光行差(www.xing528.com)

因地球绕太阳周年公转运动而造成的光行差称为周年光行差。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天球上,K为黄极,L′L为黄道,E为地球某时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运动方向即切线EA投影于天球A就是周年光行差的向点(见图2-29)。显然,向点A的黄道坐标为λA-90°,βA=0°,其中λ为太阳的黄经。在天球上,恒星的视差位移为大圆弧SS′,地球公转规定运动导致S′移动为绕S的周年光行差椭圆,其短轴在黄经圈KS方向、半径为SD=y;其长轴x垂直于黄经圈KS。不难证明,周年光行差椭圆的方程为

图2-29 周年光行差

式中,k=v/c=20.49552″为光行差常数。当恒星位于黄极(β=90°)时,周年光行差椭圆化为圆;当恒星位于黄道(β=0°)时,周年光行差椭圆化为直线。

地球上的观测者因随地球自转也造成周日光行差。容易证明,周日光行差位移的轨迹是以天极赤经圈为短轴的椭圆,半长径为k′cosφ,k′=0.319″是赤道的周日光行差常数,φ是观测者的地理纬度。

周年光行差和周日光行差都影响天体的天球坐标。对于一般恒星,由于周日光行差值很小而可以不计其影响,主要改正周年光行差。对于太阳系天体,由于它们的视运动显著,应专门讨论光行差对其视位置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