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弹性参数与储层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弹性参数与储层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给出了理论及实际数据中的弹性参数—矿物与脆性和最小闭合应力系数的关系。这里采用实测数据对页岩气储层的其他主要性质,比如有机质、破裂压力等的弹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如图4—29所示,图中将储层段分为泥岩(不含气)、页岩(不含气)、含气泥岩、含气页岩四种,分析优质层段与弹性参数的关系。

弹性参数与储层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前面给出了理论及实际数据中的弹性参数—矿物与脆性和最小闭合应力系数的关系。关于有利页岩气储层的位置,认为需要选择富石英的,表现为具有低λρ、高μρ、高杨氏模量、低泊松比,也即高脆性和低闭合应力系数规律的岩体。这里采用实测数据对页岩气储层的其他主要性质,比如有机质、破裂压力等的弹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如图4—29所示,图中将储层段分为泥岩(不含气)、页岩(不含气)、含气泥岩、含气页岩四种,分析优质层段与弹性参数的关系。在图中,含气泥页岩表现为低λρ、低μρ,而不含气泥、页岩表现为高λρ和μρ;含气泥、页岩与不含气泥、页岩又都可以分为两种,在各图中表现为:(a)脆性与塑性;(b)低闭合应力系数与高闭合应力系数;(c)高TOC含量与低TOC含量;(d)低破裂压力与高破裂压力。脆性最优的区域,也就是交叉线的左上方区域,对应的最小闭合应力系数及破裂压力不是最好的,却又对应着较高的TOC含量,但是并非井上的气层;而较低的最小闭合应力系数及破裂压力,对应的是中等程度的脆性,中等的TOC含量,同时也是含气层段。同时,井上已知的含气层段,又并非都是脆性、闭合应力小、有机质高的。因此,在进行储层综合预测的过程中,不能单独根据某一个储层参数进行选择,而是必须联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以既富气(含气高,含TOC高),又容易压裂(脆性高、有效闭合应力小、破裂压力小)的原则,选择由交叉线勾出的左下角的区域为优质储层段。

在此基础上,对某口井目标层位进行分析,使用λρ和μρ与最小闭合应力系数交会进行分析,分别使用绿色与黄色多边形选择低最小闭合应力系数(不含气区)与低最小闭合应力系数(高含气区),并将所选数据以同样的颜色标示在井剖面上,如图4—30所示,交会图所选择的气层与油田解释的气层对应性较好。该井在612 m深度钻水平井,并压裂,得到较好的效果,由图可见,在此处,表现为较高的有机质、低的最小闭合应力及闭合应力系数、破裂压力、较高的脆性,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图4—29 不同矿物组成时脆性、最小闭合应力系数与弹性参数的关系(www.xing528.com)

(a)λρ-μρ-脆性—矿物关系图;(b)λρ-μρ-最小闭合应力系数—矿物关系图(c)λρ-μρ-TOC-矿物关系图;(d)λρ-μρ-破裂压力—矿物关系图

图4—30 λρ-μρ-闭合应力系数交会(上)与井低应力性和含气性评价(下)

井剖面图中自左至右为:录井岩性;油田解释气层;深度;地层测井曲线;电阻率曲线;深度;岩性(XRD分析);气测显示;TOC;杨氏模量与泊松比;杨氏模量脆性与泊松比脆性;脆性(三种方法);λ/μ与P/S;λρ与μρ,最小闭合应力系数;最大与最小水平应力;破裂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