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叛军吴遽之乱:陈表成功平定叛乱并俘获吴遽

三国叛军吴遽之乱:陈表成功平定叛乱并俘获吴遽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在陈表准备将这批兵马派出时,吴遽反叛的消息传来,陈表当机立断率兵出征,吴遽叛军死伤累累。而董督军国、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的陆逊也率兵前来,吴遽穷无所归,最终只有归降,三郡陆续得以平定。最后吴遽被迫投降,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他的最终结局,但按照吴遽的号召力和管理八千多精兵的实际来看,朝廷多半会对他予以慰留。

三国叛军吴遽之乱:陈表成功平定叛乱并俘获吴遽

领导者:吴遽

地域范围:★★★(鄱阳、豫章、庐陵三郡)

起讫时间:★★〔嘉禾六年(公元237年)〕

战争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反抗中郎将周祗到鄱阳郡招募(www.xing528.com)

最终结局:归降陆逊

鄱阳郡民风悍勇,在彭绮反抗后这里仍时有反抗,如嘉禾五年(公元236年)的彭旦作乱等。然而在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多事的中郎将周祗认为这里民勇可用,于是请求到这里招募兵马。孙权就此事征询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的意见。陆逊认为该郡易动难安,生恐招致贼寇,极力反对到这里募兵。但周祗坚持己见,并亲往鄱阳郡招募。命令一下,果然激发了郡民吴遽的反叛,吴遽攻克城郭,斩杀周祗,声势浩大,属县摇动,连周边的豫章、庐陵两郡中不安分的百姓也纷纷响应。

在此之前的嘉禾三年(公元234年),诸葛恪领会稽太守时,孙权任命陈武之子、“太子四友”之一的陈表为新安都尉,与诸葛恪共同参详讨平山越之事。陈表在这三年中广开降纳,收得万余兵马。正在陈表准备将这批兵马派出时,吴遽反叛的消息传来,陈表当机立断率兵出征,吴遽叛军死伤累累。而董督军国、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的陆逊也率兵前来,吴遽穷无所归,最终只有归降,三郡陆续得以平定。陆逊拜陈表为偏将军,同时陈表被封为都乡侯,率所部北屯章坑。陆逊从投降的百姓中挑选壮丁,得到精兵八千余人,这次反抗的规模可见一斑。

点评:周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看到了鄱阳百姓可用,却没想到他们不愿当兵。而在鄱阳郡时,周祗不揆情度势,处理问题又不够慎重,终于酿成了大乱。最后吴遽被迫投降,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他的最终结局,但按照吴遽的号召力和管理八千多精兵的实际来看,朝廷多半会对他予以慰留。从实际效果看,因为周祗的错误造成了重大损失,想必孙权对他的态度也是愤恨大于惋惜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