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测量实训:认识与使用经纬仪

建筑测量实训:认识与使用经纬仪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测回法观测手簿”一份。实训报告:实训记录计算表格:表2.1 测回法观测手簿续表实训场地布置示意图:学生总结栏:教师评阅栏:

建筑测量实训:认识与使用经纬仪

实训目标:

了解经纬仪的一般构造; 掌握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的方法; 熟练掌握采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实训内容:

(1)认识经纬仪;

(2)经纬仪的基本操作;

(3)采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实训条件:

(1)在室内或室外较开阔场地选A、B、C三点;

(2)准备好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记录表格。

仪器设备及精度技术指标:

每小组配备经纬仪1套,测钎2根,记录板1个,伞1把。

实训程序:

(1)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经纬仪的操作:

①对中及整平(利用光学对点器): 将三脚架打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使架头大致位于点标志的竖直上方,踩紧三脚架,将仪器固连在三脚架上。调整光学对点器目镜,使对点器中的对中标志清晰(十字丝或小圆圈),再调整光学对点器物镜,使地面成像清晰。调整脚螺旋,使对中标志与地面点标志重合。利用三脚架三个架腿的伸缩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再用脚螺旋精平仪器(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从光学对点器中观察,检查对中标志是否仍与地面点标志重合,如有小的偏离,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两标志重合,再用脚螺旋精平仪器。然后再检查对中,如此反复,直至对中整平都符合要求。

②瞄准: 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目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 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 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纵丝单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③读数: 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 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 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0.1'(即6″的倍数)。

(3)一测回水平角观测:(www.xing528.com)

①盘左: 瞄准左目标A,置数(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 ×180°/n)并且读数,读数记为a1;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读数记为b1; 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b1-a1

②盘右: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为b2;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为a2; 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b2-a2

(4)记录与计算: 观测者读取读数时,记录员复诵记入表中相应栏内,测完左、右目标读数可计算出半测回角值;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2; 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实训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转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一测回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其间不能整平。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 对中误差小于3mm; 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 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超限重测该测站。

(6)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测回法观测手簿”一份(表2.1)。

实训报告:

实训记录计算表格:

表2.1 测回法观测手簿

续表

实训场地布置示意图:

学生总结栏:

教师评阅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