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云杉林样地概况研究及定位观测方法

青海云杉林样地概况研究及定位观测方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1青海云杉林样地概况按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结合目前国际上森林生态学关于大样地设置的最新研究方法[41-42],于2010—2011年在青海云杉林木生长季期间,在祁连山大野口河流域内建设了一块面积为100 m×100 m的典型代表性调查样地,调查样地位于阴坡青海云杉林相对平坦的林地中,地理位置为100°15′00″E、38°31′48″N,平均海拔2835 m,坡度13°,坡向WN。

青海云杉林样地概况研究及定位观测方法

3.2.1 青海云杉林样地概况

按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结合目前国际上森林生态学关于大样地设置的最新研究方法[41-42],于2010—2011年在青海云杉林木生长季期间,在祁连山大野口河流域内建设了一块面积为100 m×100 m的典型代表性调查样地,调查样地位于阴坡青海云杉林相对平坦的林地中,地理位置为100°15′00″E、38°31′48″N,平均海拔2835 m,坡度13°,坡向WN。林分起源为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年均降水量368 mm,年均气温为0.5℃,平均相对湿度60%(1994—2004年),水热条件较好,空气湿度相对较大[43]。样地内乔木树种组成单一,只有青海云杉,群落成熟稳定,林木更新良好,郁闭度为0.67,林下光照不足。灌木生长发育不良,种类较少,主要由蔷薇科金露梅和银露梅(Potentilla glabra)等落叶灌木组成。草本主要有苔草、珠芽蓼、马先蒿等典型高山草甸植物,物种较为丰富。苔藓层发育良好,盖度达到80%以上,厚度约10 cm,主要由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欧灰藓(Hypnum cupressiforme)、提灯藓(Mnium cuspidatum)等组成[44-45]

3.2.2 典型灌木林样地概况

基于样地选择典型性和灌丛群落的代表性,选择流域分布的鬼箭锦鸡儿、吉拉柳、金露梅、鲜黄小檗和甘青锦鸡儿等5种典型灌丛群落,在每种灌丛群落选择海拔、坡度、坡向等条件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坡面建立3个临时调查样地,样地面积为20 m×20 m,其中因甘青锦鸡儿群落密度较小,样地面积为30 m×30 m,共计15个样地,然后用栅格法将样地划分为5 m×5 m的样格,调查每个样格内植株的地径、盖度、平均高和生长情况等,样地概况见表1、表2。

表1 典型灌丛群落样地情况(www.xing528.com)

注:每个类型共设置了3个样地,即3个重复。

表2 典型灌丛植被结构参数

处于低海拔的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植株个体较大,生长稀疏,林下物种单一,呈聚集度较高的斑块分布,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其下分布的草本优势种有苔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针茅等,土壤较为干旱。生长在高海拔的其他3种灌丛个体较小,密度大,林下种类丰富,分布格局呈现随机分布,是地带性顶级群落,分布的主要草本植物有苔草、马先蒿、珠芽蓼、香青(Anaphalis sinica)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