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流纵断面分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河流纵断面分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8河流纵断面示意图河流纵断面的特征可用落差、比降表示。常用的河流比降有水面比降与河底比降。这种变化主要受研究河段及其上下游河段纵断面和平面形态的影响。对于平面形势弯曲的河段,由于河底纵断面起伏较大,造成深浅相间存在,如图3.9所示。

河流纵断面分析-水文学原理(第2版)

1.纵断面特征

纵断面表示河槽或水位纵向坡度变化特征。纵断面图可通过实地测绘或在地形图上量算后绘制,如图3.8所示。

图3.8 河流纵断面示意图

河流纵断面的特征可用落差、比降表示。任意河段两端的高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比降。常用的河流比降有水面比降与河底比降。河流沿程各河段的比降不同,一般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水面比降一般随水位而变化,河底比降则较稳定。当河段纵断面近于直线时,其比降用式(3.8)计算:

式中:J为河段比降;h1,h0分别为河段上、下断面水面或河底高程,m;l为河段长度,m。

当河底高程沿程变化时,在纵断面图上从下断面最低点作一直线,该直线以下的面积与原河底线以下面积相等,直线的斜率即为河道的平均比降,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2.水面比降随水位的变化

河流中任一河段的水面比降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截然不同,一般随河段的水流形势和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研究河段及其上下游河段纵断面和平面形态的影响。

对于平面形势弯曲的河段,由于河底纵断面起伏较大,造成深浅相间存在,如图3.9所示。在枯水期,流量小,水位低,此时水面比降和河底坡度近于平行,如图3.9(b)中的(b┄b┄b┄b)线。如流量增加,水位升高,由于浅滩上水面比降小,而在深槽处比降增大,在某一水位时将发生直线的水面形态,如图中的(cccc)线。如流量继续增加,水位继续升高,此时水面纵比降不再受河底起伏的影响,而受河床的平面形势所左右。在某一特定水位时,水位纵断面可形成和图中(b┄b┄b┄b)线相反的形态,如(dddd)线。

图3.9 弯曲河段的水面比降变化示意图

(a)平面图;(b)水面变化图

对于平面比较顺势的河段,其水面比降随水位高低变化的情况,主要取决于上下游河段情况。如研究河段的下游坡度较陡,则研究河段的水面比降随水位的上升而加大;反之,如研究河段较陡,而下游坡度较缓,则研究河段的水面比降随水位的上升而变缓。如研究河段为一平面上的收缩段,则河段的水面比降随水位的上升而变陡。若研究河段下游有石梁或急滩,则低水时比降小、高水时比降大,当急滩淹没时,其比降趋于常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