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航天器天线工程设计技术:需求与任务分析

航天器天线工程设计技术:需求与任务分析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除用于通信功能外,还用于星间高精度的测距,因此需保障时延和相位中心的稳定性。图5-3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外形示意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射频部分主要包括反射面天线组件、旋转关节组件、波导组件等,如图5-4所示。图5-4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射频部分通过对星座动态仿真分析,考虑到卫星的偏航,反射面星间链路天线双轴指向机构的最大转速约为0.42°/s,寿命期内累计转动行程不超过0.9万转,累计转动次数不超过2.5万次。

航天器天线工程设计技术:需求与任务分析

根据导航卫星信号体制设计,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承担建立持久链路的功能,因此具备收发频分双工的工作模式,天线工作在Ka频段的两个频段上,并且为了保持所有卫星的状态一致,天线的收发频率可通过双工组件在轨切换。

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除用于通信功能外,还用于星间高精度的测距,因此需保障时延和相位中心的稳定性。

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由射频部分、结构与机构部分和热控部分组成,天线的指向控制由天线伺服控制器实现。卫星发射时天线处于收拢状态(图5-3),并锁紧在星体上。卫星入轨后,压紧释放机构解锁释放,天线在展开锁定机构的驱动下展开到位,支撑到星体以外。在轨工作时,双轴驱动机构带动反射面天线转动,实现波束指向扫描。射频部分是实现天线各项电性能的根本,本节重点介绍天线射频部分的设计。

图5-3 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外形示意(不含热控)(www.xing528.com)

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射频部分主要包括反射面天线组件、旋转关节组件、波导组件等,如图5-4所示。其中,反射面天线组件包括反射面组件、馈源组件、支撑杆,用于实现天线辐射相关的特性,包括增益、极化、副瓣、相位中心等。天线共使用了3个完全相同的旋转关节组件,分别位于天线的展开轴、A轴、B轴,用于实现天线在转动过程中微波信号的导通。波导组件用于连接反射面天线组件和3个旋转关节组件。

图5-4 星间链路反射面天线射频部分

通过对星座动态仿真分析,考虑到卫星的偏航,反射面星间链路天线双轴指向机构的最大转速约为0.42°/s,寿命期内累计转动行程不超过0.9万转,累计转动次数不超过2.5万次。其中,1转是指累计转动360°,转动1次是指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包含两次转动方向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