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航天器天线电性能设计指南

航天器天线电性能设计指南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UHF通信天线工作状态下的高增益和发射状态下的小包络,采用三级展开的长螺旋天线形式,天线展开后最大长度近4.4 m。UHF通信天线的螺旋参数、收发天线的间隔距离及天线在星体上的架设高度等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及缩比测试来确定。测试也表明星体及其他频段的天线对UHF天线的增益及辐射特性有少许影响,但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图8-6UHF通信天线外场试验照片

航天器天线电性能设计指南

为了实现UHF通信天线工作状态下的高增益和发射状态下的小包络,采用三级展开的长螺旋天线形式,天线展开后最大长度近4.4 m。通过对螺旋天线参数的优化设计,使其在相应的工作带宽内达到最大的天线增益。

为了避免无源互调的影响,采取收发分开的工作模式。收发各采用一个天线,天线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证收发天线之间具有50 dB左右的隔离度。但由于整流罩的包络尺寸限制,收发天线之间不可能相隔很远,因此在天线间增设了金属隔离网,以保证天线间的隔离度。

为了减少星体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使用透波的承力锥将天线架高于卫星平台之上,这个高度是有限的,否则会降低天线系统的抗振动性能。螺旋天线在展开后,超过二分之一的螺旋长度伸出到星体之外,以进一步保证天线波束的指向基本不受星体的影响。

UHF通信天线的螺旋参数、收发天线的间隔距离及天线在星体上的架设高度等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及缩比测试来确定。

(1)缩比模型分析

对于频率较低的天线,采用缩比试验来确定优化参数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为此制作了1∶6的整星缩比模型,对具有不同升角的双绕、寄生、单绕形式天线,配合不同尺寸的锥台形反射器,进行比较测试。采用同样的缩比模型,对提高隔离度的金属网形状进行了优化。

在缩比测试中发现,在电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小升角单绕螺旋天线可以减小收拢状态下的长度,在结构上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确定采用小升角单绕的螺旋天线方案。

测试表明,由于星体的影响,天线靠星体内侧的副瓣减小而星体外侧的副瓣加大,但主瓣的形状基本无变化。由于工作区处于主瓣之内,因此星体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可忽略。测试也表明星体及其他频段的天线对UHF天线的增益及辐射特性有少许影响,但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数值计算分析

为了得到更为精确的设计参数,使用矩量法分析程序进行理论计算,可以分析电大尺寸天线的方向图和星体影响情况,这就大大减小了设计的盲目性,加快了研制进度。

对具有不同升角及圈数的长螺旋天线进行计算,可得到不同参数下的增益值,如图8-3所示。

(www.xing528.com)

图8-3 螺旋天线理论计算的增益频率图(不同升角对比)

由图8-3可见,在同样的螺旋轴向长度下,减小升角时,天线增益可以提高,但保持高增益值的带宽下降。选择11.5°的升角,既能够提高增益,也能够满足工作带宽的要求。

进一步分析卫星星体对天线的影响,对螺旋天线靠近星体模型的方向图进行计算,模型如图8-4所示。图中模型的坐标系与卫星平台坐标系一致,左侧长方体为卫星星体模型,右侧为两个带锥台形反射器的螺旋天线模型,螺旋天线处于展开工作状态,天线间架设了金属隔离网。

图8-5所示为受星体影响的UHF通信天线的方向图计算结果,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将天线架高离开了星体,而且UHF通信天线有大于二分之一的长度伸到星体外,因此星体对方向图主瓣的影响较小,基本不影响覆盖区的增益指标,而第一副瓣受影响较大,靠近星体一侧的副瓣被压低。

图8-4 UHF天线与星体的计算模型

图8-5 带星体UHF天线的计算方向图

计算表明,经过缩比模型优化的金属隔离网有较好的增强隔离度效果,下行频段的隔离度理论值大于52 dB,上行频段的隔离度理论值大于48 dB。

理论计算的结论验证了缩比模型的试验结果,在后续实物测试中也得到了验证。外场试验照片如图8-6所示。

图8-6 UHF通信天线外场试验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