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辆失去几何通过性的类型实例分析

车辆失去几何通过性的类型实例分析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车辆在无路地面行驶时,由于碰到几何障碍物而失去通过性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这两种情况均使车辆的通过性变坏。

车辆失去几何通过性的类型实例分析

车辆在无路地面行驶时,由于碰到几何障碍物而失去通过性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因牵引力附着力不足而失去通过性

当车辆在坡道上匀速爬坡时,由于车重产生的上坡阻力和滚动阻力之和大于车辆所能发出的最大牵引力时,车辆就不能前进。

当坡面或无坡的路面比较滑时,车轮或履带与地面的附着性能很差,尽管车辆动力传动系具有足够大的扭矩,但由于行走装置打滑,车辆仍然不能前进,甚至向后倒溜。泥泞或冰雪路面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2.因车辆轮廓碰到障碍物而失去通过性

当车辆越野行驶时,有时会由于车辆前、后、底部的突出部碰到障碍物面不能继续前进,包括:车辆的底部碰到凸形障碍,即所谓“托底”,使车辆悬起而失去通过性;车辆的前突出部碰到凹形障碍,使车辆被卡住而不能通过;车的尾部被凹形障碍卡住而不能通过。

若凸形或凹形障碍的强度不高(如松软的土壤),则车辆有可能冲撞障碍物而强制通过。

3.因车辆失去稳定性而引起通过性的破坏

车辆的稳定性包括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失稳包括横向倾覆和纵向倾覆。

4.因植物类障碍物挡住去路而影响通过性(www.xing528.com)

树木的间距大于车辆宽度,则车辆可减速通过;若树木的间距小于车辆宽度,且树干直径足够大,则车辆无法通过,而不得不绕行,导致平均车速降低。这两种情况均使车辆的通过性变坏。

5.水陆两栖车辆出入水由于与堤岸几何学不协调而失去通过性

水陆两栖车辆出入水时的地形对通过性影响很大,由于堤岸几何学不协调而失去通过性有3种情况,如图8.5.1所示。

图8.5.1 车辆出入水的障碍

(a)下陡坡搁浅;(b)软土坡打滑搁浅;(c)坡相交棱线托底搁浅

(1)上斜坡的接近角虽大于车辆的接近角,但由于下降坡太陡,车辆不易登上堤岸,如图8.5.1(a)所示。

(2)车辆上岸时,由于浮力和轴荷转移,引起车辆前轴的附着重力减小,导致车轮在软土壤上滑转,使车身仍淹在水中,因而,车辆应选择缓坡上岸,如图8.5.1(b)所示。

(3)下斜坡的接近角虽大于车辆的接近角,但由两个平面组成的斜坡,有可能在两平面的相交处托底,使车辆搁浅,如图8.5.1(c)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