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方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垂直施工缝离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垂直施工缝处应加钢筋,钢筋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正;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

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方法

1.实际案例展示

978-7-111-47534-7-Chapter02-191.jpg

2.施工要点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表2-19规定的时间时,应在施工之前确定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事先确定,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技术方案执行。

(1)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子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以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www.xing528.com)

7)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8)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留置施工缝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平施工缝的留置,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底端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结合处应留置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0。垂直施工缝离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垂直施工缝处应加钢筋,钢筋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应补设钢筋。

(2)施工缝的浇筑与处理。

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其所需龄期应符合表2-19。在施工缝施工时,应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19 普通混凝土达到1.2MPa强度所需龄期参考表

978-7-111-47534-7-Chapter02-192.jpg

4)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0~10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度比不得大于1.0。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正;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