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

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自信仰和人民。在伟大复兴进程中,从“解放劳苦大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迷信”老百姓,视人民为“上帝”,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彰显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优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担当。

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

勇气和力量从哪里来?来自信仰和人民。

“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这段话出自方志敏的笔下。这位共和国的先驱年仅36岁就英勇就义,即使身在牢狱,仍然写下了饱含深情的《可爱的中国》。今天,他所期待的光明前途已经实现。

在伟大复兴进程中,从“解放劳苦大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有一次到地方调查,毛泽东突然问:“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敢回答。“你们不信,我信!”同志们惊呆了,没人吱声。毛泽东望着大家深情地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没有“迷信”一说,也没有“上帝”二字。但是“迷信”老百姓,视人民为“上帝”,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他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他还强调,是否脱贫,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2016年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在与湖南团代表共议精准扶贫时就曾关切地询问十八洞村脱贫进展情况:“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十八洞村激活了自我“造血”功能,顺利脱贫摘帽,2017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180元,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图3-29-1是我出生成长的家,一家几口人从1986年一直住到2013年;图3-29-2是新房。我的家乡是李时珍故乡,位于大别山区,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因地制宜大规模种植中草药,终于在2020年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www.xing528.com)

图3-29-1 2013年之前的老家

图3-29-2 脱贫之后的新家

2017年,我在一次国际大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精英讲述中国的减贫做法和成效,他们感到无比惊讶,将信将疑。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多年奋斗,我们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贫困人口”“贫困县”从此成为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彰显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优势。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担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