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口古镇文化:延龄阁中药铺与高老太婆

碧口古镇文化:延龄阁中药铺与高老太婆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碧口上街有个名叫“延龄阁”的中药铺,却与众不同。延龄阁中药铺开业于1914年,业主姓罗名敬之,药铺直接经营者是他的妻子。高老太婆经营的延龄阁中药铺,在碧口街上有很好的口碑。自民国二十几年至解放初期这段时间里,延龄阁中药铺不但生意兴隆,而且誉满碧口乡街。在群众心目中,延龄阁中药铺成了济世救人的圣地,高老太婆在人们心中也是德高望重。

碧口古镇文化:延龄阁中药铺与高老太婆

早年的碧口镇,人们患病服药只有中药没有西药。民国十几年,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虽有“英类伟”的西药片进入碧口市场,但昂贵的价格非一般人所能受用。当时,碧口街上的中药铺虽有好多处,但绝大多数的中药铺拣药时,都不按处方药物剂量给够分量,缺药更是随便顶替,甚至卖假药。他们只是唯利是图,哪管人命攸关。当时,有个民谣说:“患病的呻呻唤唤,看病的把心操烂,种药采药的破衣烂衫,开药铺的穿绸穿缎。”人们把中药铺称为十大骗行之一,普遍说“有真病而无真药”,医得了人的病,医不了人的心。

碧口上街有个名叫“延龄阁”的中药铺,却与众不同。它颇有职业道德,不但不行骗,而且济世救人。延龄阁中药铺开业于1914年,业主姓罗名敬之,药铺直接经营者是他的妻子。此人精明能干,又能识几个字,加之天资聪颖好学,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中医中药知识,且人品高尚又非常敬业,人们对她非常敬重。年轻时人们对她称呼不一,诸如“女老板”、“罗掌柜娘子”之类。上了年岁以后,人们对她的人品和职业道德越来越敬重,因其娘家姓高,就不约而同地称她“高老太婆”。在那个年代,女人娘家的姓氏能被世人认可,也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高老太婆经营的延龄阁中药铺,在碧口街上有很好的口碑。一是因为高老太婆精通中药材,她进外地药不受骗,购本地药更能识其真伪优劣,所以在她的药铺里不会有假药出现。二是她精通饮片与炮制,又绝不偷工减料,泡、切、炒、煮、蒸、晾、晒,道道工序规范得法,火候适当,一丝不苟,所以延龄阁的中药香味浓。三是分量充足,每味药另称另包。四是态度和悦,老少无欺,坚守信誉,诚实对待顾客。五是方便群众,对患病缺资者给予赊欠,对特别困难的还给予施药救济。高老太婆不但药铺经营得好,她还知道民间很多治疗疾病的单方和验方,无论谁有疾病找着她,她都诚恳地告诉对方。绝大多数都有很好的疗效,使一些身患重症顽疾的穷苦人,不出钱或少出钱便能得到治疗。(www.xing528.com)

自民国二十几年至解放初期这段时间里,延龄阁中药铺不但生意兴隆,而且誉满碧口乡街。在群众心目中,延龄阁中药铺成了济世救人的圣地,高老太婆在人们心中也是德高望重。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