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艺术史:远古时期的太阳神颂歌

宁夏艺术史:远古时期的太阳神颂歌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在贺兰山东麓陆续发现了数千幅古代岩画,这些岩画能否解开远古神话神秘的面纱?由此,保留至今的“双人舞”贺兰山岩画是否就是记录生活在这一地域先民们的口头文学的重要资料?远古时期,在先民们的观念意识中,神是什么样的形象?远古时期是否存在祭祀头颅的仪式?这些原始信仰的猎头习俗也印证了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大概就是远古先民们根据献祭的人头刻画在岩石上的。

宁夏艺术史:远古时期的太阳神颂歌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在贺兰山东麓陆续发现了数千幅古代岩画,这些岩画能否解开远古神话神秘的面纱?20世纪80年代在贺兰山的黑石峁发现一幅“双人舞”的岩画,两个人手臂上举,身体下蹲,像是在祝祷。另外在贺兰山口发现的一组六人连臂舞蹈的岩画,画面是一人在上面领舞,后面有六人手挽手跳着舞。[1]这大概就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祭祀的场景,尤其是六人连臂舞蹈中的领舞者极有可能就是巫师。巫师口里念着祝祷词,颂扬天地神,祈求神的护佑。这些祝祷词的内容是什么,没有记录,但从其他古籍文献记录的《卿云歌》中“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2]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在祭祀天地神的仪式里,不仅要献舞,还要献上赞美的歌,且歌且舞,这是祭祀神仪式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由此,保留至今的“双人舞”贺兰山岩画是否就是记录生活在这一地域先民们的口头文学的重要资料?尽管这类资料不是以文字记录的方式保留下来的,但是在文字没有形成之前,他们就通过图画传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对现实的理解与关照。

远古时期,在先民们的观念意识中,神是什么样的形象?在贺兰山岩壁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人面像。这些人面像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有什么样的关系?远古时期是否存在祭祀头颅的仪式?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云南西盟佤族还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的猎头祭祀仪式。猎头祭祀仪式包括猎头、接头、祭头和送头等环节。这些原始信仰的猎头习俗也印证了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大概就是远古先民们根据献祭的人头刻画在岩石上的。其中人面像有太阳型、花瓣型、好似嘴里衔着木棒型、头上顶着人型、长着羊角型和头顶长着植物型等,这可能是先民们将自然崇拜与人面神像崇拜结合而臆造出的神。这些人面像大概就是早期神话的源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