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文资料整编:河道流量合理性检查

水文资料整编:河道流量合理性检查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发现曲线有异常情况,应检查其原因。适用于中小河流站,或发现资料有问题须加引证的站。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检查。将上、下游干支流各站月年平均流量汇列在一起,用水量平衡方法检查沿河水量变化的合理性。流量随集水面积演变图检查。月、年最大、最小流量对照表检查。

水文资料整编:河道流量合理性检查

1.单站合理性检查

(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照检查。应用不少于近5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对照检查,其中应包含高水有代表性的1到2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检查时,将历年和本年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3条关系曲线均绘于同一图上,并注明年份,流量变幅大的,应点绘低水放大图,用以检查低水曲线。用临时曲线法整编的站,可只绘变幅最大及最左、最右边的曲线;用改正水位、改正系数法定线推流的站及单值化关系曲线,可只绘各年标准曲线或校正曲线。对照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高水控制较好,冲淤或回水影响不严重时,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部分的趋势应基本一致。

2)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部分的变化应该是连续的,相邻年份年头年尾曲线应该衔接或接近一致。

3)水情相似年份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变动程度相似。

4)用相同方法处理的单值化曲线,其趋势应是相似的。如发现曲线有异常情况,应检查其原因。

(2)流量与水位过程线对照检查。

1)将水位、流量过程线绘在同一图上。必要时在流量过程线图上绘入各实测流量点子。在水位过程线图上绘各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点子。

2)除冲淤特别严重或受变动回水影响及其他特殊因素影响外,两种过程线的变化趋势应一致,峰形一般应相似,峰、谷相应。

3)流量过程线上的实测点,不应呈明显系统偏离,位过程线上的实测流量点应与过程线基本吻合。

对照检查时,如发现反常情况,可从推流所用的水位、方法、曲线的点绘和计算等方面进行检查。

(3)降水与径流关系对照检查。适用于中小河流站,或发现资料有问题须加引证的站。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主要检查径流系数变动范围,并与往年径流系数比较,如相差很大或明显不合理,应深入检查其原因。(www.xing528.com)

2)对照时段的确定:一般是以每次洪水的起止时间作为一个对照时段单位,包括完整的降水过程和相应的径流过程。如连续洪水难以分割时。也可作为一个对照时段单位。

3)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根据流域内及其周围各站降水量,用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或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并计算径流深及径流系数。

4)按各次洪水列出降水与径流关系对照表或点绘关系图进行检查。

2.综合合理性检查

(1)上、下游洪峰流量过程线及洪水总量对照检查。用洪水期上、下游逐时流量过程线及各站洪水总量对照表配合检查;洪水沿河长演进,其上、下游过程线应相应;洪峰流量沿河长变化及其发生时间应相应合理;洪水总量应平衡,来水量与河槽蓄水增量之差与出水量应大致相等。

(2)上、下游逐日平均流量过程线对照检查。检查上、下游站流量变化的是否相应。在作冰期流量对照检查时,应结合冰情记载进行,对冰期流量测次较少或冰情复杂,有流冰堆积,冰塞等现象引起回水时,要详细检查。

(3)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检查。将上、下游干支流各站(包括引入、引出控制站)月年平均流量汇列在一起,用水量平衡方法检查沿河水量变化的合理性。

(4)流量随集水面积演变图检查。除大量引用水外,流量随集水面积演变应为逐渐增长趋势。

(5)水库水量平衡检查。凡设有进、出库站,且进库站控制的面积占水库集水面积绝大部分的水库,可用水库水量平衡表进行检查。

用来水量减掉去水量再减水库容积变量所得之差值即为计算平衡差额,平衡差额是由渗漏、蒸发、库岸调节和测验误差,推算误差等造成;若平衡差额数量较大或有其他反常现象时,要深入分析原因。

(6)月、年最大、最小流量对照表检查。从上游至下游(若有大支流则应将其出口站插入)将测站按顺序排列,检查月、年最大、最小流量及出现日期,检查时可参照各站过程线,并考虑河段内水流传播规律。

(7)绘制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其分布与其自然地理情况应相符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