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连老地儿:福纺大罢工的背后故事

大连老地儿:福纺大罢工的背后故事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大纺,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地名的由来,只因当年的大连纺织厂坐落于此,这纺织厂当年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

大连老地儿:福纺大罢工的背后故事

说大纺,不得不说的是这一地名的由来,只因当年的大连纺织厂坐落于此,这纺织厂当年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如今年逾七旬的罗虎堂老人曾任大连纺织厂党委宣传部部长,他说:“要说工人勤劳淳朴,纺织工人最显著。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地工作,一刻都不能松懈,流水作业一环套一环,连厕所都不能上,有人实在憋不住都有把尿尿到裤子里的时候。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大连纺织厂主要提供军需产品,为支援前线,工人忘我劳动,生产了大量的布匹,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纺织厂还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不少人才,从大连纺织厂走出的干部和技术骨干个个都是好样的。”

2005年纺织厂正式停产,如今厂址仍旧保留,在周家街的四二七路上有三栋陈旧的筒子楼,罗老说,“这三栋楼是当年苏联人留下的大纺厂楼,20世纪50年代,大纺将筒子楼内部重新改建了一下,设立了职工浴池、食堂,还有俱乐部,有这些设施的厂子在当时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纺女工

而当年,大纺之所以出名还因为在这儿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www.xing528.com)

大连纺织厂前身、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名为大连福纺纱厂,全称为“满洲福岛纺绩株式会社周水子纱厂”,在日本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下,工人的生活待遇和劳动条件极为恶劣。1925年冬,大连金融市场上的日币金票开始升值,日本资本家将日本金票与中国小洋(奉系时期的东北货币)的比值强行规定为1:1.2,而两种货币的实际比值应该相等。日本资本家将福纺纱厂职工的饭费收取从小洋改成了金票,而工人的工资却仍按照小洋支付。这种变相克扣工资的做法,引起了福纺纱厂工人的强烈不满。

1926年4月24日,工人向厂方提出饭费仍然改为以前按小洋比价折算的要求,但到了4月25日工厂开工资时,仍按金票比价折扣饭费。中国工人被激怒了,一致表示:不给涨工资就不干了!大连中华工学会福纺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侯立鉴立刻向党组织和大连中华工学会委员长傅景阳作了汇报。大连中华工学会认为,当前是一个好时机,决定坚决支持福纺纱厂工人的斗争。

20世纪60年代,大纺女工在工厂办公楼前合影。

傅景阳等人连夜草拟了6项要求,作为工人同日本资本家谈判的条件。这6项要求是:第一,不准打骂和虐待工人;第二,准许孩子妈妈在工间给孩子喂奶;第三,增加工资1/3,不许涨饭费;第四,每两周有一个公休日,公休日干活发双倍工资;第五,缩短劳动时间,每天以10个小时为限;第六,对在工厂住宿的工人降低房租,免收电灯费,对在厂外住宿的工人发补助金。4月27日上午8时,侯立鉴、初玉昆、刘庆枝代表全厂工人找到日本厂主角野久造,向他正式提出6项要求,角野久造全部予以拒绝。上午10时半,侯立鉴下令拉下全厂总电门,推响了汽笛,1000余名中国工人听到罢工的总号令,冲出车间,奔向工厂大门,声势浩大的反日大罢工开始了。直到1926年8月5日,坚持了101天的福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正式复工。从此,这一震惊全国的“四二七”福纺大罢工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如今大纺厂址北门前的那条路被称为“四二七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