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实录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实录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部分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2)检验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强度等级、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还应做密度检验;用于清水墙的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还应进行抗渗性检验。小砌块堆放时,注意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⑦小砌块墙临时间断处的处理应符合标准。脚手眼的留设位置同时应符合标准规定。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实录

此部分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块)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绘制小砌块排列图,选定小砌块吊装路线、吊装次序和组砌方法。

(2)材料准备 小砌块、水泥、中砂、石子、石灰膏或电石膏黏土膏、外加剂、钢筋等。

(3)主要机具 应备有砂浆搅拌机、筛砂机、淋灰机、塔式起重机或其他吊装机械卷扬机或其他提升机械等,测量、放线、检验仪器设备。

(4)作业条件

1)对进场的小砌块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已经进行检查、验收,能满足施工要求。

2)所需机具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已安装就位。

3)小砌块基层已经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其他尺寸线。

4)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等处设立皮数杆,并办好预检手续。

5)上道工序已经验收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

6)砌筑砂浆和灌孔洞用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配合比。

2.材料与质量控制

(1)小砌块

1)进场时,现场应对其外观质量、龄期和规格尺寸进行检查,同时检查其合格证并取样送试验室检验。

2)检验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强度等级、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还应做密度检验;用于清水墙的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还应进行抗渗性检验。

3)抽样规则:每一生产厂家的小砌块到现场后,每1万块为一验收批,至少抽检1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少于2组。

4)抽样项目及数量,按表3-4进行。

3-4 抽样数量参考值

978-7-111-47905-5-Chapter01-29.jpg

5)保管要求:按照设计选用的规格组织小砌块进场,运到现场的小砌块,应分规格分等级堆放,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现场必须平整,并做好排水。小砌块堆放时,注意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

(2)其他材料

1)拉结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其规格、级别或品种进行检查,同时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按批量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复验。

2)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按批量检验其强度和安定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3)石子: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6mm,其质量指标、批量、取样数量等符合有关规定。

4)砂子:砂宜采用中砂,其质量指标、批量、取样数量等符合有关规定。

5)掺和料:粉煤灰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进场的粉煤灰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其他品种掺和料时,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6)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早强剂、促凝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以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小砌块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验线→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排列砌块→拉线→砌筑→预留洞→质量验收。

(2)施工要点

1)定位放线: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用1∶2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

2)立皮数杆、拉线: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得超过15m。根据砌块高度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杆和排数,皮数杆上应画出各皮小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相对小砌块上边线之间拉准线。小砌块依准线砌筑。

3)拌制砂浆:砂浆拌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加料顺序和时间是先加砂、掺和料和水泥干拌1min,再加水湿拌。总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4min。若加外加剂,则在湿拌1min后加入。(www.xing528.com)

4)砌筑。

①砌筑一般采用“披灰挤浆”,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

②上下皮砌块应按标准对孔错缝搭砌,不能满足要求时,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6mm的Ⅰ级钢筋;采用钢筋网片时,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焊接而成。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灰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如图3-19所示。

③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T字交接处和十字交接处等部位除外),用反砌法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外墙转角处应使小砌块隔皮露端面,如图3-20所示。

978-7-111-47905-5-Chapter01-30.jpg

图3-19 小砌块墙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网片

978-7-111-47905-5-Chapter01-31.jpg

图3-20 小砌块墙转角砌法

④空心砌块墙的T字交接处,应隔皮使横墙砌块端面露头。当该处无芯柱时,应在纵墙上交接处砌两块一孔半的辅助规格砌块,隔皮砌在横墙露头砌块下,其半孔应位于中间,如图3-21所示。当该处有芯柱时,应在纵墙上交接处砌一块三孔大规格砌块,砌块的中间孔正对横墙露头砌块靠外的孔洞,如图3-22所示。

⑤所有露端面用水泥砂浆抹平。

⑥小砌块墙的十字交接处,当该处无芯柱时,在交接处应砌一孔半砌块,隔皮相互垂直相交,其半孔应在中间。当该处有芯柱时,在交接处应砌三孔砌块,隔皮相互垂直相交,中间孔相互对正。

⑦小砌块墙临时间断处的处理应符合标准。如留斜槎有困难,除外墙及抗震设防地区墙体临时间断处不应留直槎外,临时间断可从墙面伸出200mm砌成直槎,并沿墙每隔三皮砖(600mm)在水平灰缝设2根直径6mm的拉接筋或钢筋网片;拉结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600mm,钢筋外露部分不得任意弯折且补砌处小砌块一个孔洞内灌实混凝土,如图3-23所示。

978-7-111-47905-5-Chapter01-32.jpg

图3-21 交接处砌法(无芯柱)

978-7-111-47905-5-Chapter01-33.jpg

图3-22 交接处砌法(有芯柱)

978-7-111-47905-5-Chapter01-34.jpg

图3-23 小砌块墙直槎

⑧小砌块墙临时洞口的处理:作为施工通道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

⑨脚手眼的设置及处理: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可用190mm×190mm×190mm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C15混凝土填实。脚手眼的留设位置同时应符合标准规定。

(3)芯柱施工

1)工艺流程:验线→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排列砌块→拉线→砌筑小砌块同时绑扎构造钢筋→浇灌芯柱混凝土→质量验收。

2)施工要点。

①芯柱设置要点:

a.在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的三个孔洞,宜设置素混凝土芯柱。

b.五层及五层以上的房屋,应在上述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

②芯柱构造要求:

a.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宜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灌。

b.钢筋混凝土芯柱每孔内插竖筋不应小于1ϕ10,底部应伸入室内地面下500mm或与基础梁锚固,顶部与屋盖圈梁锚固。

c.在钢筋混凝土芯柱处,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ϕ4钢筋网片拉结,每边伸入墙体不小于600mm,如图3-24所示。

978-7-111-47905-5-Chapter01-35.jpg

图3-24 芯柱拉结钢筋网片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