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道论》:道是万物的本源,获得道则昌,无道则亡

庄子《道论》:道是万物的本源,获得道则昌,无道则亡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内、外、杂三十三篇,有三十一篇讲到“道”,共三百二十余处。[13]“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行于万物者,道也”。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天地鬼神,人间的一切都从“道”那里产生。他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无形无影,人们无法感觉到的。其二,获得了“道”,威力无比。有“道”则昌,无“道”则亡。

庄子《道论》:道是万物的本源,获得道则昌,无道则亡

庄子》内、外、杂三十三篇,有三十一篇讲到“道”,共三百二十余处。从中可以看到庄子的“道”,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道”是不可知的;“道”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13]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形非道不生,……”。

“行于万物者,道也”。[14]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15]

“道无终始”[16]

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天地鬼神,人间的一切都从“道”那里产生。没有“道”就没有一切。他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无形无影,人们无法感觉到的。庄子说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7]这就是说:“天地”和“我”都是从“道”那是产生的。

其二,获得了“道”,威力无比。有“道”则昌,无“道”则亡。“道”不可壅。庄子说:

“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若此”。[18]

“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则死,得之者生。为逆之则败,顺之则成。[19]

“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20]

“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21](www.xing528.com)

庄子把“道”看作是战胜一切力量的源泉,顺“道”者昌,逆“道”存亡。万物离不开“道”,“道”是生死存亡的根由所在。

其三,“道”纯真不杂,去就取与知能塞能。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22]

“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23]

庄子把“道”看成是纯真不杂,至高无上的“精神”,任何有为,能动,都不利于“道。这和老子的“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一脉相通。“道”支配一切,人们无须干涉它,打扰它,只能依附它,顺从它。要得“道”,必须无为。

其四,“道”无是非,无贵贱,无约散。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4]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25]

庄子认为,万物都受“道”的支配。“道”没有是非、贵贱、约散可言,因而,决定万物也没有这方面的区别。

其五,“道”是抽象的,绝对的“全”。庄子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26]

总之,庄子的“道”是一种超时空的绝对精神。庄子认为,这种绝对精神是最根本的,是第一性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作为前者,道生万物;作为后者,“道法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