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石碌铁矿岩浆岩解析及年龄特征

海南石碌铁矿岩浆岩解析及年龄特征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矿区南、北、西3面为侵入岩所环绕,岩石类型以花岗岩类为主。矿区西部为黑岭及三狮岩体,其岩性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K-Ar同位素年龄128 Ma~134 Ma。此外,矿区内尚发育花岗斑岩、伟晶岩、石英斑岩、闪长岩、煌斑岩、辉绿岩、细粒花岗岩等燕山晚期岩脉,这些基性岩脉K-Ar同位素年龄97 Ma~100 Ma。表3-1石碌矿区断层产状、性质及主要特征一览表续表续表

海南石碌铁矿岩浆岩解析及年龄特征

矿区南、北、西3面为侵入岩所环绕,岩石类型以花岗岩类为主。矿区南部、北部为儋县岩体,岩性为海西-印支期斑状/似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普遍具片麻状构造,部分为条带状、眼球状构造,片理方向与岩体展布方向一致,即与北东~南西向构造线吻合。K-Ar、Rb-Sr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90 Ma~320 Ma。矿区西部为黑岭及三狮岩体,其岩性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K-Ar同位素年龄128 Ma~134 Ma。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属陆壳改造型钙碱性花岗岩,燕山晚期花岗岩属同熔型钙碱性-碱性花岗岩。两期花岗岩均以壳源为主,但有下地壳或地幔成分的加入,其中,燕山期幔源组分偏多。

此外,矿区内尚发育花岗斑岩、伟晶岩、石英斑岩、闪长岩、煌斑岩、辉绿岩、细粒花岗岩等燕山晚期岩脉,这些基性岩脉K-Ar同位素年龄97 Ma~100 Ma。花岗斑岩是分布最多的一种脉岩,平面上,这些斑岩脉呈“S”形态主要沿NNW至NW向和NNE至NE向两组断裂和/或不同岩层接触带分布,侵入中心则位于矿区东南面;垂向上,侵位于第6层主含矿层位的系列岩脉则位于矿体上方或旁侧,且呈小型透镜体作雁列式左行斜列,指示与NNW至NW向逆冲断层运动方向一致。矿区北部的北一区段、正美区段,岩体与石碌群沉积变质岩系乃至铁矿体成侵入接触关系,沿外接触带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接触变质现象,形成角岩类及部分赤铁矿转化为磁铁矿,但未发现岩体与钴铜矿体直接接触。

表3-1 石碌矿区断层产状、性质及主要特征一览表

续表(www.xing528.com)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