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混凝土内隔墙设计原则

装配式混凝土内隔墙设计原则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内隔墙(不带梁)平面布置图内隔墙(不带梁)平面布置(部分)如图3.90所示。图3.92内隔墙NGQY101配筋详图注:①内隔墙四周属于不连续的地方,墙板四周配210钢筋加强,门洞口四周配210钢筋及抗裂钢筋。图3.93门洞附加筋处理详图③内隔墙NGQY101工艺图技术说明、图例说明如图3.94所示。图3.94内隔墙NGQY101工艺详图a.采用C35混凝土,配4@200双层双向钢筋网。图3.95内隔墙NGQY301详图注:①内隔墙NGQX301不支撑在楼板上,应根据建筑图中的企口尺寸绘制剖面图。

装配式混凝土内隔墙设计原则

1)内隔墙(不带梁)平面布置图

内隔墙(不带梁)平面布置(部分)如图3.90所示。

图3.90 内隔墙(不带梁)平面布置(部分)详图

注:

①面向临时通道PC板面上不宜设置临时支撑,宜设置在相反的一面;卫生间为了方便贴瓷砖等,一般把预制内隔墙毛糙面布置在卫生间内,所以卫生间内的隔墙正面一般在卫生间,如图中画圈所示。

②内隔墙与内隔墙或内隔墙与剪力墙之间应留10mm安装缝,当内隔墙与现浇剪力墙部分相连时,不留10mm安装缝。

③层高2900mm,叠合板厚度120mm,隔墙底部坐浆20mm,隔墙与上层板底之间留有10mm安装缝,内部隔墙高度为(2900-120-20-10)mm=2750mm。

空调板上隔墙高度=2900mm(层高)-100mm(空调板厚度)-20mm(墙底座浆)-10mm(隔墙与上层板底之间安装缝)=2770mm。

⑤阳台外隔墙高度=2900mm(层高)-20mm(墙底座浆)=2880mm。

⑥客厅处板厚130mm,则此处内隔墙高度=2900mm(层高)-130mm(叠合板厚度)-20mm(墙底座浆)-10mm(隔墙与上层板底之间安装缝)=2740mm。

2)内隔墙NGQY101详图

①内隔墙NGQY101详图如图3.91所示。

图3.91 内隔墙NGQY101详图

注:

①吊钉隔墙边的距离一般至少为200~300mm,当吊钉根数比较多时,中间部分的吊钉间距一般可取1200mm左右,最大一般不超过2400mm,且中间部分吊钉的间距应大于两边吊钉的间距。

吊钉与隔墙上插筋孔中心距的距离一般最小取100mm,所以内隔墙NGQY101吊钉与隔墙边的距离取200mm+100mm=300mm;吊钉应对称布置,当吊钉与其他预埋件或开键槽“打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吊钉位置,以50mm为模数:隔墙上插筋孔中心距离隔墙边的最小距离一般为200mm,一般布置2个。

②预制墙板与预制墙板T形相接时,在一侧墙板上预留套筒,一侧预留100mm×100mm×100mm或100mm×100mm×80mm(宽度)铁盒(一般以内部隔墙为主)通过螺杆相连,沿墙高300,1000,1000mm。

③内隔墙NGQY101右边开缺是因为与梁“打架”,梁设计高度为500mm,减去叠合楼板高度120mm,则开缺高度应为500mm-120mm=380mm,且隔墙与上层板底之间留有安装缝10mm,能保证正常安装,开缺宽度为100mm,因为“打架部位”的宽度为100mm,且内隔墙与内隔墙或内隔墙与剪力墙之间应留10mm安装缝,能保证正常安装。

④墙斜支撑布置原则:5m以内布置2道,5~7m布置3道,7m以上布置4道,斜支撑距离楼面高度一般为2000mm,且不小于2/3PC板高度,遇门窗洞口可将预留点上移。斜支撑距离PC件端头水平距离为300~700mm,面向临时通道PC板面上不宜设置临时支撑,宜设置在相反的一面。

NGQY101布置两道墙斜支撑,距离隔墙底部的高度一般以2000mm居多,遇到洞口时最大不超过2400mm。

⑤门洞处为了增强整体刚度,用型钢连接,型钢之间用2根塑料胀管相连,塑料胀管距墙底一般可取100mm。

⑥开门洞或其他洞口时,应根据门洞表或建筑立面图绘制;内隔墙NGQY101门洞尺寸为700mm×2100mm;由于隔墙有20mm坐浆,且房间内有50mm找平装修层等,因此在数学上应符合以下公式:内隔墙上门洞实际高度+坐浆厚度=2100mm+50mm,所以,内隔墙上门洞实际高度=2100mm+50mm-20mm=2130mm。

②内隔墙NGQY101配筋图如图3.92所示。

图3.92 内隔墙NGQY101配筋详图

注:

①内隔墙四周属于不连续的地方,墙板四周配210钢筋加强,门洞口四周配210钢筋及抗裂钢筋(210,L=600mm)。

②对于100mm厚的内隔墙,可设置4@200的水平与竖向分布筋,属于构造,但不满足0.15%的配筋率。4@200=63mm2,两侧总面积=126mm2,小于0.15% ×100mm×1000mm=150mm2

③洞口上加强筋从墙边伸至隔墙内的长度可按受拉锚固长度取,32d=320mm;在实际设计中,当计算出受拉锚固长度后,可以50mm模数进行调整,取350mm。

④门洞附加筋的长度取600mm,45°或135°布置;一般可复制。如果布置时,钢筋伸出墙外,可按图3.93进行处理,以附加钢筋端点为圆心,做直径为200mm的圆。

⑤当洞口边垛宽度≤100mm时,可以“砍掉”洞口高度范围内的垛,现浇处理,否则在施工中容易被破坏。

图3.93 门洞附加筋处理详图

③内隔墙NGQY101工艺图技术说明、图例说明如图3.94所示。

图3.94 内隔墙NGQY101工艺详图

a.采用C35混凝土,配ϕ4@200双层双向钢筋网。

b.无特殊注明处,沿墙板外轮廓210加强钢筋;窗洞口四周配210钢筋及抗裂钢筋(210,L=600mm)。

c.无特殊注明处,所有钢筋墙面、最外侧钢筋外缘距板边界20mm。

d.无特殊注明处,板表面做抹平处理,所有构件出厂前需按视图方向注明正反面。

e.吊具采用规模为L=170mm锚钉、载荷2.5t,沿墙厚居中布置,底部加持210防拔钢筋,详见大样图。

f.墙板顶部采用50波纹管预留插筋孔,孔深200mm,沿墙厚居中布置。

g.墙板两端做C10倒角处理,具体见大样,未注端面不做处理。

h.图纸未作要求的其他预埋(保温材料、门窗、线盒、线管等)。

i.具体要求详见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施工图;图例说明如下:(www.xing528.com)

•一级、二级、三级钢:A,B,C。

•塑料胀管(L=80):

•吊钉(L=170):

•普通套筒(M16×70)

•插筋孔:

3)内隔墙NGQY301详图

①内隔墙NGQY301详图如图3.95所示。

图3.95 内隔墙NGQY301详图

注:

①内隔墙NGQX301不支撑在楼板上,应根据建筑图中的企口尺寸(图3.96)绘制剖面图。

②内隔墙NGQX301不支撑在楼板上,其稳定性可在底部与两边设置凹槽20mm×100mm×100mm,用角钢及套筒分别与楼板、侧面相邻隔墙相连;在底部,由于阳台板降了标高50mm,因此设置了20m×100m×50mm凹槽用角钢与阳台板相连。凹槽距墙边可取500mm左右,凹槽间距离可取2000mm左右。

内隔墙NGQX301不支撑在楼板上,在其顶部向下50mm(阳台降50mm)开始设置50mm×120mm×100mm的槽口,在槽口中用钢筋与阳台上现浇层楼板相连。槽口距隔墙边可取300~500mm,槽口间距可取600~1500mm,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NGQX301中的槽口可取小值,本工程中槽口间距根据建筑节点取值。

③侧面凹槽20mm×100mm×100mm距墙边可取80mm,是为了方便放置角钢,如图3.97所示。

②内隔墙NGQY301配筋图如图3.98所示。

图3.96 内隔墙NGQX301企口详图

图3.97 内隔墙NGQX301侧面凹槽详图

图3.98 内隔墙NGQY301配筋详图

注:

①连接钢筋:根据建筑节点取值,距隔墙边300mm,以间距600mm布置。

②甩筋水平段长度可按受拉锚固长度取值:32d=448mm,加上伸到隔墙内的长度,可保守取550mm;弯折长度可取15d=210mm,以50mm为模数,可取250mm。从受力的角度分析,钢筋靠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和混凝土共同受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应力,在满足“直锚”的前提下,直锚固长度没必要放大很多,因为现浇层与叠合层在板跨不是很大、受力不大的前提下,经有关实验验证,预制+现浇的受力模式与传统现浇受力差别不大。弯折锚固属于构造要求。

③甩筋与隔墙顶距离取80mm=50mm(阳台板降标高)+30mm(保护层厚度+板面筋直径)。

4)NGQY601详图

①NGQY601详图如图3.99所示。

图3.99 NGQY601详图

注:

①NGQY601支撑在空调板上,空调板上有翻边,所以根据建筑节点,在底部留有一个80mm×50mm×200mm的缺口。

②NGQY601在设计时,周边没有内隔墙与楼板帮助保证其稳定性,所以设计时,顶部设计成200mm×400mm暗梁,吊下面隔墙,墙身中通过钢筋与其支座剪力墙相连。

③根据建筑节点,200mm厚的泡沫钢丝网架内隔墙距墙边、底边为80mm,由于在墙右端要通过直径为6mm的甩筋与剪力墙相连,则应留距离为80+32d=80mm+32×6mm=272mm,取300mm。

②内隔墙NGQY601配筋如图3.100、图3.101所示。

注:

①暗梁配筋应通过计算确定。

②暗梁下部墙身甩出的钢筋可构造配置,直径为6mm,间距取400~600mm;锚固长度按32d取192mm,一般取250mm偏于安全。

注:

①为了防止面筋、底部纵筋与边缘构件中的钢筋“打架”,可将梁面部、底部纵筋弯锚固,一根纵筋弯折后高度差一般为20~50mm。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四级抗震,面筋直锚长度32d=32×14mm=448mm,取450mm;底筋为悬挑构件,参考图集11G101第89页,直锚长度15d=15×14mm=210mm,取210mm。

图3.100 内隔墙NGQY601配筋图(1)

图3.101 内隔墙NGQY601配筋图(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