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道路建设质量标准化管理-桥头跳车处理措施

城市道路建设质量标准化管理-桥头跳车处理措施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震性能等。桥头跳车处理措施一是采用柔性桥台。道路施工工期按6个月计,工后沉降计算期为15年,采用分层总和法对道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计算。该工程采用建立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办法,将水泥搅拌桩基本打至持力层,桩长约8~12 m,处理完后全路段工后沉降基本控制在10 cm以内,既满足了沉降要求又有效地避免了桥头跳车现象,大大增加了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

城市道路建设质量标准化管理-桥头跳车处理措施

(1)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桥头跳车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被破坏导致路面纵坡出现台阶而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

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震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

(2)桥头跳车处理措施

一是采用柔性桥台

二是做台背填料处理,如采用天然沙砾、水泥粉煤灰、气泡混合轻质填土技术、缓膨胀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

三是按照规范要求,对桥头地基,特别是高填方桥头地基进行处理,控制桥台与桥头地基间的差异沉降。(www.xing528.com)

例如,杭州市的育英路(莫干山路—光明路)工程,规划道路沿线有1座桥梁,区块内地质情况较差,桥头区域道路回填比一般路段高,以及后期车辆荷载造成的附加荷载对桥头路基造成了不利影响。

道路施工工期按6个月计,工后沉降计算期为15年,采用分层总和法对道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计算。经计算,未处理情况下道路总沉降将达到65 cm,一般高填方路段为25~35 cm,若不进行处理将产生严重的跳车现象。该工程采用建立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办法,将水泥搅拌桩基本打至持力层,桩长约8~12 m,处理完后全路段工后沉降基本控制在10 cm以内,既满足了沉降要求又有效地避免了桥头跳车现象,大大增加了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见图8-18)。

图8-18 桥头跳车路段的路基修复示意图

四是设置水泥混凝土砌块和条石的过渡路面。

五是设置桥头搭板,将桥面与路面间的沉降差分散至搭板的两端,从而减小两者之间的沉降差,以达到防止桥头跳车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