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隧洞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提升隧洞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隧洞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围岩采取加固措施,赋于岩体一定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二是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保护其原有的稳定性。如围岩稳定性好的可进行全断面一次开挖;较稳定的围岩可采用导洞全面开挖、连续衬砌的施工方法;对稳定性差的围岩可采用分部开挖、分部衬砌,逐步扩大断面的施工方法。

提升隧洞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提高隧洞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围岩采取加固措施,赋于岩体一定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二是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保护其原有的稳定性。

1.加固围岩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和维护围岩稳定,一般都需进行支护和衬砌,而且支护和衬砌的时间越早越好,这样可以防止隧洞开挖后围岩变形的发展。

(1)支护支护是防止围岩坍塌的临时性工程措施,过去常用木支撑、钢支撑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支撑等。近代国内外多采用锚杆支护,锚杆能把松动岩块与稳定岩体牢固地联在一起,是一种“悬吊式”支护,它与一般支撑不同点在于:利用(稳固的)围岩支护(松动的)围岩,同时加强了松动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坚固性,这样可以缩小开挖断面和节省大量支撑材料。

(2)衬砌衬砌是维护隧洞围岩稳定的永久性工程措施,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承受山岩压力、内水压力和外水压力;封闭围岩裂缝,减小隧洞的糙率等。衬砌的厚度和材料往往取决于岩石的性质,如坚硬的岩石一般要求20~30cm,特别坚固或裂隙稀少的岩石甚至可以不衬砌;中等坚硬岩石一般40~50cm,衬砌材料为混凝土;软弱岩石及松散层则要求50~150cm或更厚,衬砌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www.xing528.com)

图5-19 喷锚法支衬与常规法支衬比较图

喷射混凝土衬砌是近代隧洞的新型支护方法。它往往与锚杆(或钢拱架及钢丝网)结合起来使用,形成喷锚支护法,亦称“新奥法”(NATM)。它与常规的支护方法相比,具有开挖断面小,节省支衬材料,岩体稳定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如图5-19 所示。

2.保护围岩

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围岩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方案,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如围岩稳定性好的可进行全断面一次开挖;较稳定的围岩可采用导洞全面开挖、连续衬砌的施工方法;对稳定性差的围岩可采用分部开挖、分部衬砌,逐步扩大断面的施工方法。施工采用对围岩扰动最小的全断面隧洞掘进机开挖(简称TBM法)或控制围岩轮廓线的光面(或预裂)爆破,不仅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还可避免过度超欠挖,有利于提高洞壁面的平整度。在第四纪松散层中掘进成洞,可用“冷冻法”和与TBM法相拟的“盾构法”。我国正在实施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其穿越黄河输水隧洞将用盾构法施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