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地质: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工程地质: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是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是岩浆岩分类定名和鉴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和生成条件。图1.3岩浆岩的结构示意图全晶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结晶质矿物组成,这是深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结构。杏仁状构造 喷出岩中的气孔被外来矿物所充填,称杏仁状构造。

《工程地质: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是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是岩浆岩分类定名和鉴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和生成条件。

1.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的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以分为3类(见图1.3)。

图1.3 岩浆岩的结构示意图

全晶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结晶质矿物组成,这是深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结构。例如花岗岩、闪长岩和辉长岩等都是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岩石由部分结晶质和部分玻璃质组成,这种结构多见于浅成岩或喷出岩中。

玻璃质结构 岩石几乎全部是由玻璃质构成的结构,多见于喷出岩,如浮岩和黑曜岩等。

矿物按颗粒直径的大小,通常又分为3种:

粗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5 mm;

中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为5~1 mm;

细粒结构 矿物颗粒直径<1~0.1 mm。(www.xing528.com)

大于 0.1 mm的结构,其矿物颗粒能用肉眼分辨,称为显晶质结构。颗粒直径小于 0.1 mm时,肉眼不能分辨的称为隐晶质结构。一般火山岩常具隐晶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如下3种:

等粒结构 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直径大小大致相等,这种结构一般为深成岩所具有。

不等粒结构 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直径大小不等的一种结构。

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岩石由两种大小截然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大的叫斑晶,小的称基质。斑状结构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但斑晶必须是显晶质的,此种结构为浅成岩和喷出岩所特有。如果斑晶和基质都是显晶质时,称为似斑状结构。

2.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或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特征,亦即矿物集合体组合的几何学特征。岩石的构造与结构定义不同,不可混淆,在描述岩石时要注意区别。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以下几种。

块状构造 各种矿物在岩石中均匀分布,无一定次序和方向,没有任何特殊的排列或聚集现象的块体。它是深成岩所具有的典型构造。

流纹状构造 这是流纹岩所具有的典型构造,其特征是不同颜色的矿物、玻璃质和拉长的气孔等沿熔岩流流动方向作平行排列所显现出来的熔岩流动的构造,如喷出岩中的流纹岩便是具有这种构造的典型岩石。

气孔状构造 一些岩石中有许多孔洞,大小不一、互不连通,这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其中的气体来不及全部逸出而保留在已经冷凝的熔岩内,便形成气孔状构造。玄武岩常具此种构造。

杏仁状构造 喷出岩中的气孔被外来矿物所充填,称杏仁状构造。这种构造在玄武岩和安山岩中最为常见。充填的矿物多为方解石石英沸石玉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