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足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足要求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ρmin不应小于表1-16规定的数值。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对钢筋配置量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这就是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最小配筋百分率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相应增大,随钢筋受拉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应提高最小配筋百分率,这是为克服高强混凝土脆性的影响,保证构件必要的延性。

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足要求

规范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8.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ρmin不应小于表1-16规定的数值。

1-16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

978-7-111-45497-7-Chapter01-23.jpg

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

2.板类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级别400N/mm2、500N/mm2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www.xing528.com)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解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其中的混凝土是非延性材料,而钢筋则有很好的延性。

在混凝土中配置钢筋以后,受力形态得到改善,结构性能因而大大提高。然而,当配筋量少于一定限度以后,构件的性能会发生质的变化与无筋的素混凝土结构相差无几。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对钢筋配置量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这就是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规定受压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是为了改善其脆性特征,防止混凝土突然压溃,并使受压构件具有必要的刚度和抗偶然偏心作用的能力。最小配筋百分率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相应增大,随钢筋受拉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应提高最小配筋百分率,这是为克服高强混凝土脆性的影响,保证构件必要的延性。反之,当采用强度较高的钢筋(如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由于其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配筋百分率可以适当降低。按上述双控手段确定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比较合理,有利于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