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月沟南村的营老爷、营灯与扮涂戏

正月沟南村的营老爷、营灯与扮涂戏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沟南许氏游神赛会,从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的“营灯”“扮涂戏”开始,当晚家家户户都点燃灯笼,持灯到乡中各庙宇敬拜神灵,祈保平安。随后的仪式叫做“营老爷”,也称“游神”。“老爷”有“南海圣王老爷和夫人妈”“巡武”“总督”“大圣爷”“二圣爷”。正月二十日的“营元天上帝”和“福德老爷”形式、路线与“营南海圣王”一样。

正月沟南村的营老爷、营灯与扮涂戏

沟南许氏先祖到此安寨创业繁衍几百年,仍保留着我国古代中原的民风民俗。岁末“谢神”和“营老爷”,在潮汕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流传有一句俗语“营神正二月”,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后开始择日扫舍,扫舍之后便可择日开始“谢神”,就是酬谢“老爷”对人间的“恩情”。这项活动从农历十月十五日(中国称“下元节”)之后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段时间,潮汕各乡里先后进行各种“游神赛会”活动,所谓游神赛会,实际就是潮汕各乡各里的民间狂欢节。游神赛会时,所游的神都是村里雕刻出来供奉的“老爷”,如:“元天上帝”“仙师公”“花公花妈”“天恩父母”“南海圣王”“巡抚”“总督”“大圣爷”“二圣爷”“福德老爷”等。游神是潮汕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沟南许氏游神赛会,从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的“营灯”“扮涂戏”开始,当晚家家户户都点燃灯笼,持灯到乡中各庙宇敬拜神灵,祈保平安。一名男子称为一丁,家庭有多少男子,就持多少灯笼。灯笼多是用竹竿穿吊,由手持着。人们进了庙即点香跪拜祈祷,这样在全乡的神庙一一参拜。“营灯”队伍,一来一往,恰似两条龙。之后村民就观看“扮涂戏”。“扮涂戏”是潮汕的民间戏种,由村民出演,传统剧目有《桃花过渡》《周不错》《换偶记》等,有小生、花旦、乌衫、老生、老旦、乌面、花脸等数十个角色。演出结束后,演员就到去年正月十五日之后结婚的家庭,“看新娘,做四句”。新娘出来端茶、端糖果、递烟、点烟,大家来闹洞房,一直闹到深夜。正月十六夜“返灯”,也称“上灯、添丁”,凡宗族中“添丁”(即生了男孩)的,都必须在宗祠大厅、祖宗灵位牌前方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以此向祖宗传达添新丁之喜讯,这一习俗又称“挂灯”“吊灯”。民间传统宗族,普遍盛行着多子多福的观念,男子多劳动力就多,“有丁就有财”,男丁众多宗族就繁荣兴旺。因此,他们对血脉的传承十分重视,添了男丁的家庭,要在家族祠堂中祭拜祖神,感念祖先,祈福新丁。上灯之后,新丁的名字被记载入谱,正式成为宗族的一部分,从此,他们就有了社会的地位与名分。

添丁之后就是“走乡船”,意为走乡运。“乡船”是用竹扎纸糊而成的。沟南村将乡船扎制成一只张开巨口、露出利牙的老虎头,先由乡里“老大”(族长)在南海圣王庙周围洒红花清水,表示吉祥清净,然后求签问应,一直求到二个“胜”(圣)签(二阳一阴为“胜”签)时,“老大”大声呼喊“胜啦!”一呼百应,众人欢呼雀跃,随着三声响炮,“走乡船”开始。队伍前面一对书写“合乡平安”的大灯笼引路开道,接着乡船(虎头)走出,抬乡船者由村中年轻力壮的人充任。他们一身白色服装和白袜,腰束红布巾,抬着乡船沿村外大道边舞边跑,旁观者则向乡船掷石块。按规则旁观者只能站在靠村一面,不能站在另一面。在绕村一周后,走乡船的人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乡船送到溪边,投进水中,象征把一乡的晦气统统投进溪里,使之流走。随后的仪式叫做“营老爷”,也称“游神”。每位“老爷”制作一顶轿子,每顶轿子由两个人抬,村中几位长辈身穿长衫,从宫庙中请“老爷”出来。“老爷”有“南海圣王老爷和夫人妈”“巡武”“总督”“大圣爷”“二圣爷”。选当年结婚做“丁头”的青年在前面抬着“南海圣王老爷出巡”“肃静”“回避”“马头锣”等,如古代官员出巡。接着有高灯彩旗、锣鼓、乐队组成的游神队伍,巡游经过各家各户。各户应摆上供品神案和鞭炮迎候,“老爷”神轿经过时,人们祭拜并燃放鞭炮。队伍从村西门出巡田洋,巡行村界从深君塍直到鸟角池(沟南地界)木桥,再到山兜一宫庙“返灯”,然后返回从后村西门进入,东门出,沿灰路兰口沟乾向东行,经咸田上、咸田下,到村东门,入后,将门关闭,到此,“营老爷”结束。正月二十日的“营元天上帝”和“福德老爷”形式、路线与“营南海圣王”一样。(www.xing528.com)

沟南许氏游神赛会不仅是潮汕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也是一个大型的民间狂欢聚会,本意是希望凭借神之“神力”,驱除邪魔,给村民带来福运,为民造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