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智慧:范雎献策秦宫改革

中国智慧:范雎献策秦宫改革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昭王刚即位时,大权操纵在他母亲宣太后和母舅穰侯魏冉手中。穰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想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秦昭王看了范雎的信,觉得言之有理,就派人用车把范雎接来。范雎一进宫,就大摇大摆地直往前走。秦王拜谢范雎说:“希望先生明示,寡人愿聆听教诲。”于是就封范雎为客卿,和他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几年后,昭王撤了穰侯的职务,任命范雎为丞相,并将应城封给范雎,所以人称范雎为应侯。

中国智慧:范雎献策秦宫改革

秦昭王刚即位时,大权操纵在他母亲宣太后和母舅穰(ráng)侯魏冉手中。穰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想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这时,魏国策士范雎来到了咸阳,他上书给秦昭王说:“臣听说贤明的君主治理政事,给功劳大的人优厚的俸禄,封给战功多的人显贵的爵位。这样,无才能的人就不能窃居高位,有才能的人也不会隐匿起来。希望大王能赐给我一个进言的机会,如果我说的话毫无用处,就请把我处死。”

秦昭王看了范雎的信,觉得言之有理,就派人用车把范雎接来。范雎一进宫,就大摇大摆地直往前走。这时恰逢昭王从内宫出来,太监生气地把范雎赶开,说:“大王来了。”范雎故意提高声音说:“我只知道秦国有太后和穰侯,不知道有什么大王。”这句话触动了昭王的心事,所以他立即把范雎迎进宫里,屏退左右,很恭敬地问:“先生有什么要指教寡人的?”范雎支支吾吾地不回答,直到秦昭王第三次问时,范雎才说:“微臣只是一个客居异地、地位卑贱的人,我与大王的交情十分疏远,而我想要进谏的事却关系到大王骨肉之间的纷争,我愿意竭尽全力为大王效劳,可我不清楚大王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并非是害怕而不敢说,如果我今天在大王面前直言,明天就被处死,我也不会逃避。我只是担忧我死了之后,让天下人看到我因为尽忠而死,从此都闭口不言,裹步不前,再没有人肯为秦国出谋划策。到时,大王上有太后的威严,下有奸臣的蛊惑,长久下去,重则国家灭亡,轻则君位不保。”

秦昭王一听范雎的话句句击中要害,就说:“先生为什么说出这种话呢?不管什么事情,上涉太后也好,下及大臣也罢,先生都可以开导寡人,不要有什么顾虑。”(www.xing528.com)

范雎起身下拜,说:“秦国四境有巩固的边塞,还有甲士百万,战车千乘,地势进则能攻,退则能守,百姓虽畏惧私斗,却能奋勇公战。这几项有利条件,大王都兼而有之。但是十五年来,秦国未能东进一步,这完全是穰侯对秦国不尽忠的结果。当然,大王本身也有失策的地方。”秦王拜谢范雎说:“希望先生明示,寡人愿聆听教诲。”范雎注意到秦王的态度的确是诚恳的,就进言说:“穰侯要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这不是明智的策略。就像当初齐湣王向南攻打楚国,打了胜仗,开拓了千里土地,但结果齐国却没有得到一尺一寸的土地。这不是齐国不想得地,而是地势上不能让他们得地。微臣认为大王应该结交距离远的国家,进攻距离近的国家。这样,占领一寸土地就立即成为秦国的土地,占领一尺土地,也立即是秦国的土地。现在韩、魏两国位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大王若想称霸天下,必须首先征服韩、魏,然后凭这一点来威胁楚、赵。楚国强盛就亲近赵国,赵国强盛就亲近楚国。一旦楚、赵两国都依附秦国了,齐国必定害怕,就会呈上谦卑的国书,奉上贵重的礼品。齐国依附秦国了,那么韩、魏两国还怕不能攻取吗?”

秦王听后大喜,说:“先生说的极是。”于是就封范雎为客卿,和他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几年后,昭王撤了穰侯的职务,任命范雎为丞相,并将应城封给范雎,所以人称范雎为应侯。(《史记》戴云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