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银川段傍河取水可行性分析

黄河银川段傍河取水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对比发现,卫宁平原辐射井所处地层岩性均以卵石为主,而银川平原辐射井所处地层岩性大部分以细砂、粉细砂为主。此外,银川市在黄河附近已实施的2眼辐射井均出现水质超标现象。0~50 m地层分布总体呈现南部以砂砾石层夹粗砂为主,黏性土层只在浅层地表分布;北部以细砂为主;黏性土层数及含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特点。图5-1研究区50 m深度以内三维立体结构及剖面图图5-2研究区地质钻孔颗粒分析结果岩性分布图

黄河银川段傍河取水可行性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辐射井相关资料,辐射井适用于:①埋藏浅、厚度薄、富水性强,有补给来源的砂砾含水层;②裂隙发育、厚度大(>20 m)的黄土含水层;③富水性弱的砂层或黏土裂隙含水层;④渗透系数大于20 m/d的地层。

目前宁夏地区共实施辐射井19眼。位于银川平原的13眼辐射井中除1眼运行良好外,其他各孔均因堵塞、出水量小、水质超标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卫宁平原正在使用的4眼辐射井运行良好。经对比发现,卫宁平原辐射井所处地层岩性均以卵石为主,而银川平原辐射井所处地层岩性大部分以细砂、粉细砂为主。此外,银川市在黄河附近已实施的2眼辐射井均出现水质超标现象。本次选取的研究区位于银川平原中南部,银川市南侧已实施的2眼辐射井(相距约5 km)。

利用本次采取岩芯,采用GMS软件中的soil模块,对研究区进行水文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得到研究区含水层上部50 m深度以内地层结构如图5-1。可以看出在研究区南部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以南地区(Y47号钻孔以南),含水层为卵砾石层夹粗砂,渗透性相对较好,向北至永宁县望洪镇东河村(Y47号钻孔至DK06号钻孔)一带,含水层上部以细砂为主,中间夹薄层砂黏土和黏土;西侧下部含薄层卵砾石层,东部靠近青铜峡一带为薄层砂砾石层。望洪镇东河村至北部永宁县杨和镇惠丰七队(DK06号钻孔至DK03号钻孔),含水层分布均匀,岩性以细砂为主夹薄层黏砂土、黏土、砂黏土;研究区北部(DK03号钻孔以北)整体仍以细砂为主。0~50 m地层分布总体呈现南部以砂砾石层夹粗砂为主,黏性土层只在浅层地表分布;北部以细砂为主;黏性土层数及含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特点。

为更精确地确定地层岩性情况,对本次实施的10个地质孔取样进行颗粒分析,结果发现,颗粒粒径大都在0.075~0.25 mm之间,南部含水层岩性上部以粉砂为主,下部夹薄层角砾,且由西向东距离黄河越近下部角砾层厚度有增加的趋势。北部含水层岩性以粉砂为主,上部夹薄层细砂(表5-1、图5-2)。另外通过抽水试验发现,研究区第Ⅰ含水岩组渗透系数多在5~10 m/d,远小于实施辐射井渗透系数(达到20 m/d)的要求。与卫宁平原相比,研究区地层颗粒非常细,渗透性差,在辐射井抽水过程中细颗粒的黏性土极易在滤水管之间堆积,造成堵塞,水量减少,不利于辐射井实施。

(www.xing528.com)

图5-1 研究区50 m深度以内三维立体结构及剖面图

图5-2 研究区地质钻孔颗粒分析结果岩性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