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水平位移观测技巧:测量放线工的成长之路

建筑水平位移观测技巧:测量放线工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对于受基础施工影响的有关观测,应按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可逐日或隔2~3d观测一次,直至施工结束。3)采用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视准线应按平行于待测建筑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应超过30″。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3)水平位移曲线图。

建筑水平位移观测技巧:测量放线工的成长之路

(1)建筑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标志可采用墙上标志,具体形式及埋设应根据点位条件和观测要求确定。

(2)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确定;对于受基础施工影响的有关观测,应按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可逐日或隔2~3d观测一次,直至施工结束。

(3)当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时,可使用视准线、激光准直、测边角等方法。

(4)当采用视准线法测定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视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宜埋设检核点。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顾及视准线端点的偏差改正。

2)采用活动觇牌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应在视准线一端安置经纬仪或视准仪,瞄准安置在另一端的固定觇牌进行定向,待活动觇牌的照准标志正好移至方向线上时即可读数。每个观测点应按确定的测回数进行往测与返测。

3)采用小角法进行视准线测量时,视准线应按平行于待测建筑边线布置,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不应超过30″。偏离值d(图8-9)可按下式计算

978-7-111-46249-1-Chapter08-15.jpg

式中 α——偏角(″);

D——从观测端点到观测点的距离(m);

ρ——常数,其值为206265。

978-7-111-46249-1-Chapter08-16.jpg

图8-9 小角法(www.xing528.com)

(5)当采用激光准直法测定位移时的要求

1)使用激光经纬仪准直法时,当要求具有10-5~10-4量级准直精度时,可采用DJ2型仪器配置氦-氖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经纬仪及光电探测器或目测有机玻璃方格网板;当要求达到10-6量级精度时,可采用DJ1形仪器配置高稳定性氦-氖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经纬仪及高精度光电探测系统。

2)对于较长距离的高精度准直,可采用三点式激光衍射准直系统或衍射频谱成像及投影成像激光准直系统。对短距离的高精度准直,可采用衍射式激光准直仪或连续成像衍射板准直仪。

3)激光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仪器射出的激光束轴线、发射系统轴线和望远镜照准轴应三者重合,观测目标与最小激光斑应重合。

(6)当采用测边角法测定位移时,对主要观测点,可以该点为测站测出对应视准线端点的边长和角度,求得偏差值。对其他观测点,可选适宜的主要观测点作为测站,测出对应其他观测点的距离与方向值,按坐标法求得偏差值。角度观测测回数与长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应根据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确定。

(7)测量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时,可根据观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或方向差交会及极坐标等方法。单个建筑也可采用直接量测位移分量的方向线法,在建筑纵、横轴线的相邻延长线上设置固定方向线,定期测出基础的纵向和横向位移。

(8)对于观测内容较多的大测区或观测点远离稳定地区的测区,宜采用测角、测边、边角及GPS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9)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水平位移观测点位布置图。

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

3)水平位移曲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