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岩土勘察规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

云南岩土勘察规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实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对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不进行杆长修正。

云南岩土勘察规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

9.4.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ynamic penetration test,DPT)是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性质,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本规程列入了三种圆锥动力触探(轻型、重型、超重型)。轻型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轻便,对于施工验槽,填土勘察、查明局部软弱土层、洞穴等分布,均有实用价值。重型动力触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规格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超重型动力触探的能量指数(落锤能量与探头截面积之比)与国外的并不一致,但相近,适用于碎石土。

9.4.2 本条考虑了对试验成果有影响的一些因素。

1 锤击能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规定落锤方式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动落锤,使锤击能量比较恒定,注意保持杆件垂直,探杆的偏斜度不超过2%;锤击时防止偏心及探杆晃动;

2 触探杆与土间的侧摩阻力是另一重要因素;实验过程中,可采用下列措施减少侧摩阻力的影响:

1)使探杆直径小于探头直径。在砂土中探头直径与探杆直径比应大于1.3;

2)贯入一定深度后旋转钻杆(每1m转动一圈或半圈),以减少侧摩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0.2m,转动一次;

3)探头的摩阻力与土类、土性、杆的外形、刚度、垂直度、触探深度等均有关系,很难用一固定的修正系数处理,应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减少侧摩阻力,对贯入深度加以限制;(www.xing528.com)

3 锤击速度也影响实验成果,一般采用每分钟15击~30击;在砂土、碎石土中,锤击速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每分钟60击;

4 贯入过程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在黏性土中击入的间歇会使侧摩阻力增大;

5 地下水对击数与土的力学性质的关系没有影响,但对击数与土的物理性质(砂土孔隙比)的关系有影响,故应记录地下水位埋深。

9.4.4 对动力触探成果分析作如下说明:

1 根据触探击数、曲线形态;结合钻探资料可进行力学分层,分层时注意超前滞后现象,不同土层的超前滞后量是不同的;上为硬土层下为软土层,超前为0.5m~0.7m,滞后约为0.20m;上为软土层下为硬土层,超前为0.1m~0.2m,滞后为0.3m~0.5m;

2 在整理触探资料时,应当剔出异常值,在计算土层的触探指标平均值时,超前滞后范围内的值不反映真实土性;临界深度内锤击数偏小不反映真实土性,故不参加统计。动力触探本来是连续贯入的,但也有配合钻探,间断贯入的做法,间断贯入时临界深度以内的锤击数同样不反映真实土性,不参加统计;

3 整理多孔触探资料时,需结合钻探资料进行分析,对均匀土层,可以用厚度加权平均法统计场地分层平均触探击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