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液生成与正常人体功能

组织液生成与正常人体功能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内,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和组织液发生物质交换。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两者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两者是阻止组织液生成的力或促进组织液回吸收的力。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加。如右心衰,因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结果组织液生成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组织液生成与正常人体功能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内,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和组织液发生物质交换。组织液与血液之间则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需通过组织液作为中介。

(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组织液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的,除大分子蛋白质较少外,组织液成分与血浆相同,故其生成的结构基础是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由于血液和组织液之间通过滤过和重吸收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图7-14)。

在毛细血管壁两侧静水压差和胶体渗透压差的作用下,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毛细血管外的移动称为滤过,而液体向相反方向的移动成为重吸收。根据滤过-重吸收学说,在毛细血管内存在着毛细血管血压(动脉端30 mmHg;静脉端12 mmHg)及血浆胶体渗透压(25mmHg);而在组织间隙中有组织液静水压(10mmHg)及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5mmHg)。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两者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两者是阻止组织液生成的力或促进组织液回吸收的力。这两对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可用下式来表示: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若有效滤过压为正值,则组织液的生成,有效滤过压为负值,则组织液回流入血。据公式推算,有效滤过压在动脉端为10mmHg,静脉端为-8mmHg。也就是说,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在动脉端以滤过的方式进入组织间隙,其中约90%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液,其余约10%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经淋巴系统又回到循环系统中。因此,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是动态平衡的(图7-14)。

图7-14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示意图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www.xing528.com)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因某种原因使动态平衡失调,将产生组织液减少(脱水)或组织液过多(水肿)的不良后果。根据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凡影响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毛细血管血压 是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因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加。如右心衰,因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结果组织液生成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 当血浆蛋白减少,如长期饥饿,肝病而使血浆蛋白减少或肾病引起蛋白尿(血浆蛋白丢失过多),都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过多、回流减少而造成组织水肿。

3.淋巴回流 由于约10%组织液是经淋巴管回流入血,故当淋巴液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因素)时,受阻部位远端组织发生水肿。

4.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若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异常增加,致使部分血浆蛋白漏出血管,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使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局部水肿,如烧伤或过敏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