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水治理探讨: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与措施

咸水治理探讨: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与措施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咸水的利用仅仅是咸水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治理的初级阶段。从长远考虑,应该不断排除咸水或“抽咸补淡”来实施咸水治理。表8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与土体含盐量相关数据表在除盐排盐的治理中,可根据地下水矿化度与土体含盐量关系,计算咸水区土体含盐量,通过排水量计算排除的盐量,从而制定咸水区的具体措施。水盐与土盐在量上的相关性,是确定咸水利用范围的重要指标,为咸水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咸水治理探讨: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与措施

咸水的利用仅仅是咸水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治理的初级阶段。随着浅层咸水的不断被抽取利用,咸水体中的弱透水层不断释水以及包气带土盐下淋,咸水矿化度呈波浪式逐渐减低,趋向淡化。当地下水位埋深超过临界水位时,咸水灌溉携入土壤中的盐分在重力作用下,以下淋为主;当地下水位在临界水位以上时,咸水灌溉携入的盐分在重力和毛细管力的共同影响下,在包气带中呈上下运动。因此,仅仅利用咸水灌溉只是一种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权宜之计,咸水灌溉的盐分仍然在土壤内存在。

长远考虑,应该不断排除咸水或“抽咸补淡”来实施咸水治理。“抽咸补淡”作为治理咸水方案,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定的地表水源为依托,否则,咸水抽出后,没有及时补淡,周围的咸水将会入侵,导致排咸失去作用。因此,在平原区通过合理调度地表水资源,采用拦蓄或引地表水源作为治理咸水的补淡资源,因地制宜的采取井排、渠排或井渠结合的抽咸排盐措施,排咸应配合渠排体系使之进入主干渠,最后排咸入海,避免造成咸水搬家。在补淡方面除了引地表水进行井灌与渠灌相结合补给地下水外,还可以采取加大降水入渗与定额灌溉等方式增加垂直补给,促使咸水淡化。

加强咸水的水盐与土盐动态适时监测,是指导咸水灌溉和盐分调控的基础。盐分是以水为载体运动而完成水盐与土盐的互相转化的,水盐和土盐在量上的相关性,对咸水灌溉及治理具有理论性指导意义。通过分析河北省平原部分咸水钻孔水盐与土盐测试资料,找出了它们之间在量上的相关关系。当咸水矿化度在2~7g/L范围时,水盐与土盐含量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两者基本呈直线关系按一定斜率变化。当咸水矿化度高于7g/L时,水盐与土盐的相关性明显变差,土盐含盐量不再随咸水矿化度而相应增加,表现为收敛趋势,也就是说,水中含盐量可以大幅度增高,但对应土体含盐量的增加却是有限的。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与土体含盐量相关数据见表8。(www.xing528.com)

表8 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与土体含盐量相关数据表

在除盐排盐的治理中,可根据地下水矿化度与土体含盐量关系,计算咸水区土体含盐量,通过排水量计算排除的盐量,从而制定咸水区的具体措施。水盐与土盐在量上的相关性,是确定咸水利用范围的重要指标,为咸水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