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音压缩技术应用详解

声音压缩技术应用详解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2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为电话质量和语音压缩制定了PCM标准G.711,1984年CCITT公布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标准G.721,使信号的压缩比大幅度提高。CCITT在1988年制定了G.722标准,采用16 kHz采样,14位量化,音频信号数据速率为224 kb/s。199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CCITT制定了MPEG标准,其中ISO CD11172-3作为MPEG音频标准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

声音压缩技术应用详解

数字化的音频信号在存储和传输之前必须经过压缩编码,才能得到好的音质效果。音频信号压缩编码主要依据人耳的听觉特性,当音频信号低于某值时,人们通常听不到该信号的声音,所以在压缩编码时可以去除这部分信息。大多数人对低频信息比较敏感,最敏感的频段为2 000~5 000 Hz。另外,人的听觉存在屏蔽效应,当几个强弱不同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强声使弱声难以被听到,所以压缩编码时也可以删除部分强音中的弱音。以下介绍几种音频压缩标准。

1.电话质量的音频压缩标准

电话质量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 400 Hz,采用标准的PCM编码,该编码是把连续声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方式。PCM编码的采样频率为8 kHz,8位量化位数,数据速率为64 kb/s。1972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为电话质量和语音压缩制定了PCM标准G.711,1984年CCITT公布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标准G.721,使信号的压缩比大幅度提高。1989年美国制定了数字移动通信语音标准CTIA,增加了通信中的保密性能。

2.调幅广播质量的音频压缩标准

调幅广播质量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50~7 000 Hz。CCITT在1988年制定了G.722标准,采用16 kHz采样,14位量化,音频信号数据速率为224 kb/s。利用G.722标准可以在窄带综合服务网N-ISDN中的一个B信道上传送调幅广播质量的音频信号。(www.xing528.com)

3.高保真立体声的音频压缩标准

高保真立体声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50~20 000 Hz,采用44.1 kHz采样频率,16位量化进行数字转换,数据速率可达到705 kb/s。199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CCITT制定了MPEG标准,其中ISO CD11172-3作为MPEG音频标准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

音频信息基本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