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模式对比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模式对比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可采用远方、站控、就地三级控制。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从软硬件上分层分级考虑了变电站的控制与防误操作,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及控制与操作的可靠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核心为系统监控主机,用成熟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与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事件记录等功能,可靠性高且功能齐全。常规变电站控制一般采用强电一对一的控制方式,信息及控制命令都是通过控制电缆传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模式对比

(1)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可采用远方、站控、就地三级控制。

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从软硬件上分层分级考虑了变电站的控制与防误操作,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及控制与操作的可靠性。常规站只能通过控制屏控制开关(KK开关)把手来控制,其电气联锁设计联系复杂,在实际使用中,设备提供的接点有限,且各电压等级间的联系很不方便,使得闭锁回路的设计出现多余闭锁及闭锁不到位的情况。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核心为系统监控主机,用成熟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与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事件记录等功能,可靠性高且功能齐全。常规站中,人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而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处理。人接受信息的速度有一定限制,对于变化快的信息,有时来不及反应,可能导致不正确的处理;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责任心等因素都会影响信息的处理,故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运行的实践证明,值班人员的误判断、误处理常有发生。(www.xing528.com)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简化了变电站的运行操作,可方便地实现各种类型步骤复杂的顺控操作,且操作安全快速,对于全控的变电站,线路的倒闸操作几分钟便可完成。而常规站实现同样的操作往往需要几个小时,且仍存在误操作的隐患。

(4)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命令的传输由模拟式变成数字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各保护小间与主控室之间采用光缆传输,提高了信息传输回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分散式布置,控制电缆长度大为缩减,在相同控制电缆截面时,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电压降减少,有利于断路器的准确动作。常规变电站控制一般采用强电一对一的控制方式,信息及控制命令都是通过控制电缆传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