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间接路由类型及其局限性-计算机网络

间接路由类型及其局限性-计算机网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间接路由细分三种类型。静态路由的局限性。当本地网络发生变化时,网管员需手动更新路由表,以保证通信正常进行,当网络结点数增加时,静态路由弊端明显,结点的增加使得路由信息快速增长,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维护和更新路由表。如使用20个路由器将200个网段互连起来组成一个网络,若使用静态路由,需设置4000多个路由,用手工设置静态路由,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间接路由类型及其局限性-计算机网络

在图7-1中,主机A要发送数据给主机C。由于目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网络中,因此它们之间传送数据时需要通过一系列路由器进行存储转发,称为间接路由。采用这种路由时,源主机不仅必须标识目的结点,还要标识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间接路由细分三种类型。

1.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指数据报的路由不是由网络状态或网络中路由器的可用性决定,而是由预定义值预先确定的一种路由方法。静态路由适合路由器少、速度慢的网络,路由不经常变化,可看做是静态路由。静态路由的路径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必须在路由器控制台或远程会话中逐个输入每个目的网络以及相关联的下一跳步的地址

静态路由器较易配置,只需要在路由表里加入一些具体项目,精确指定数据报到达目的地址所经过的路径。由于发送路径预先已确定好,所以路由器开销很小,其次,也不需要更新路由信息,因此网络带宽开销也小。路由的确定性决定其易维护性,如从某一个特定源位置发送的数据报没有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址,那么只需检查连接源与目的的固定路径,不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其他路由上。

静态路由是一条到达目的结点的特定路径,所有路由器之间不存在共享网络拓扑信息,因此不会暴露内部网络信息,从而增强了其安全性。

静态路由的局限性。当本地网络发生变化时,网管员需手动更新路由表,以保证通信正常进行,当网络结点数增加时,静态路由弊端明显,结点的增加使得路由信息快速增长,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维护和更新路由表。配置路由表信息,要求对网路拓扑结构深入了解,这点针对大型网络很难做到,因此,静态路由不适合使用在大型网络中。

2.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任何未被指定路由的数据报都将通过默认路由往下传递,否则该未被指定路径的数据报将会被路由器丢弃。默认路由仅用单一对外接口的路由器。(www.xing528.com)

由于默认路由对所有目的结点采用统一默认路由,因此路由选择较为简单,且可保持较小路由表,减少路由器之间路由表信息的更新。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默认路由方法可能会建立多个路径,产生路由循环,也可能会出现配置错误等问题。

3.动态路由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指数型增长,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网络通信量也越来越大。这决定了对动态路由选择方法的需求。动态路由是由共享路由信息的路由器建立的,是网络中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动态路由使用路由选择协议传送路由更新信息,这些协议是:路由信息协议(RI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等。

动态路由能实时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当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

动态路由使路由器智能化,重新配置路由,绕过不起作用的路由器,减轻大型网络管理负担。如使用20个路由器将200个网段互连起来组成一个网络,若使用静态路由,需设置4000多个路由,用手工设置静态路由,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若采用动态路由,20个路由器可在无网管介入情况下自动处置下一跳的任何变化。

动态路由的智能功能占用路由器资源和网络带宽,且可能产生路由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