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羊疫苗使用技术:免疫周期、注射量及注意事项

羊疫苗使用技术:免疫周期、注射量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年3—4月进行接种,免疫期1年,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mL/只。每年9月中旬注射一次,不论羊只大小,皮下注射1mL/只,14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在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3mL/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3个月,应暂时停止接种疫苗,以免造成流产。预防接种前,对疫苗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

羊疫苗使用技术:免疫周期、注射量及注意事项

羊场防疫工作与养羊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各种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最为严重,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的羊死亡和经济损失,而且某些人畜共患性传染病还可能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由于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羊业的饲养高度集中、调运移动非常频繁,因此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这里列出了一些羊场常见易发疫病的防疫措施,以期在生产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按季节进行的防疫措施

(1)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预防山羊痘。每年3—4月进行接种,免疫期1年,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mL/只。

(2)羊链球菌氢氧铝菌苗:预防山羊链球菌病。每年3—4月、9—10月两次防疫,免役期半年,接种部位为背部皮下。接种量为6月龄以下3mL/只,6月龄以上5mL/只。

(3)羊四联苗(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或羊五联苗(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每年2月底到3月初和9月下旬两次防疫,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mL/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半年。

(4)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预防山羊口疮,每年3月和9月两次注射,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只。有资料证明,注射山羊痘的羊对口疮也可产生免疫力。

(5)炭疽毒苗:预防炭疽病。每年9月中旬注射一次,不论羊只大小,皮下注射1mL/只,14天后产生免疫力。

(6)羊口蹄疫苗:预防羊口蹄疫,每年的3月和9月注射,4月龄到2年的羊只皮下注射1mL/只,2年以上的羊注射2mL/只。

2.按羊群的生理状况采取的防疫措施

(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专给怀孕母羊注射可使羔羊通过吃初奶获得被动免疫。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两次注射,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肢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mL/只和3mL/只,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

(2)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内注射,6月龄以下3mL/只,6月龄以上5mL/只。免疫期1年。(www.xing528.com)

(3)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山羊衣原体性流产。免疫时间在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3mL/只。免疫期1年。

(4)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免疫时间在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或羔羊育肥阉割前1个月或受伤时注射,一般在颈部中央1/3处皮下注射0.5mL/只,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5)羔羊大肠杆菌病苗:预防羔羊大肠杆菌病,皮下注射,3月龄以下羔羊1mL/只,3月龄以上羔羊2mL/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当地的防疫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防疫,对当地常发的疫病和自己的养殖场里曾经发生过的疫病应重点预防,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可有选择性地进行防疫。有些疫病的防疫药物有多种,可根据自己所处的疫区、生产的需要及经济情况选择不同价位的药物和方法。

3.预防接种疫苗时要注意的事项

(1)要了解被预防接种羊群的年龄、妊娠、泌乳及健康状况,体弱或原来就生病的羊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反应,应说明清楚或暂时不打预防针。

(2)对怀孕后期的母羊应注意了解,如果怀胎已逾3个月,应暂时停止接种疫苗,以免造成流产。

(3)对半月龄以内的羔羊,除紧急免疫之外,一般暂不接种。

(4)预防接种前,对疫苗有效期、批号及厂家应注意记录,以便备查。

(5)对预防接种的针头,应做到一羊一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