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oorstin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20世纪80年代,Hamilton Smith和Pearce等人也纷纷投身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其中,Pearce依据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了旅游需要阶梯模型,他将旅游者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动机的层次越高,旅游者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满意度也将越高。Ryan指出,对个人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可能包括了娱乐成分或者学习成分,或两者兼而有之;并用旅游期望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旅游体验的质量。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西方学术界。Boorstin(1964)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以色列著名旅游人类学家Cohen(1979)指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对不同的旅游者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意义。Cohen还将旅游体验界定义为个人与各种“中心”之间的关系,认为体验的意义源自个人的世界观,取决于个人是否依附于某个“中心”;他坚信旅游体验反映了各种动机的某些稳定的模式,而这些模式又与旅游者个人构建的世界有关,并代表着满足个人各种需要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Hamilton Smith(1987)和Pearce(1982)等人也纷纷投身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其中,Pearce(1982)依据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了旅游需要阶梯模型,他将旅游者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动机的层次越高,旅游者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满意度也将越高。这个模型给旅游体验研究注入了实证分析的色彩,因此也开启了旅游体验研究的定量化测量的前奏。Ryan(1997)指出,对个人而言,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可能包括了娱乐成分或者学习成分,或两者兼而有之;并用旅游期望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旅游体验的质量。

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21世纪,经济学界认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学界的体验问题研究成果迅速增加。谢彦君(1999)认为:“旅游经历就是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即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是旅游者动机和行为与旅游地所呈现的景观、产品以及旅游设施与服务之间相互作川的结果”。黄鹂(2004)认为:“旅游体验是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游客在对产品认知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旅游活动就是游客对旅游产品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游客的个人经历、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影响着情感反应的强烈程度”。李舟(2004)认为:“所谓旅游体验就是旅游企业以服务为舞台,旅游产品为道具,用以激活旅游消费者内在心理空间的积极主动性,引发内心的强烈感受,创造出让旅游消费者难以忘怀的旅游经历的活动”。邹统钎(2004)在其著作《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也涉及了旅游体验的内容,提出旅游消费在本质上是追求一种经历或体验;旅游景区的产品设计与服务配置从根本上说都是为游客塑造独特的旅游体验;景区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和挑战性的原则。余建辉等(2005)认为:“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李经龙(2005)认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的情绪、体力、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准时,在其意识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妙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企业策划的旅游产品之间的互动过程,他们身心都融入旅游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最终旅游者也成为旅游企业的一种体验产品,而且这种体验是经久回味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