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学史:探讨人类的变化与种族差异

人类学史:探讨人类的变化与种族差异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基督教世界,人们普遍认为,人类自古以来是一成不变的,即“物种固定论”。但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类存在着变种的现象。有人认为这一事实推翻了进化论,证明了物种是固定不变的。关于种族的差异,威廉·劳伦斯认为这可以由两项原则作出解释。劳伦斯还认为,动植物的家养驯化可以产生先天和可遗传的变种。

人类学史:探讨人类的变化与种族差异

基督教世界,人们普遍认为,人类自古以来是一成不变的,即“物种固定论”。但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类存在着变种的现象。

拉马克(Lamarck)最先清楚地阐明了一种有逻辑的进化论,即生物演化论或演变适应论。他认为物种不是固定不变的,复杂的物种是从人类存在之前的简单形式发展而来的。

居维勒是法国的比较解剖学和自然历史的教授,是拉马克的主要对手。他主要支持再生论和灾变论,反对进化论和变异的理论。他认为,整个宇宙起源于剧烈的革命,包括摧毁一切事物和属于过去时代的全部生物。拿破仑时期远征埃及的科学探险用1801年带回到法国的证物支持了居维勒的观点。它们是一些化为木乃伊动物,有3000—4000年的历史,当时与现在的动物类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有人认为这一事实推翻了进化论,证明了物种是固定不变的。(www.xing528.com)

不过,罗伯特·钱伯斯(Rohbert Chambers)于1844年出版了一本对达尔文以前的进化史有巨大影响的著作,书名为《自然创造史的痕迹》。在该书中,他回顾了一般规律在整个宇宙中的生长和发展的作用,并认为动植物上有各种各样的物种是由于未知法则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才形成的,即“自然的”。自然痕迹立刻成为科学讨论的中心问题。罗伯特·钱伯斯的这本书阐释了后来被称之为“达尔文理论”的许多论据,并通过自然法则清楚地确立了进化论的概念。

关于种族的差异,威廉·劳伦斯(Willam Lawrence)认为这可以由两项原则作出解释。其一是自然的种族类型或有缺陷的人种偶然生出与父母的不同特征的后代(如返祖现象的毛孩子);其二是这些人种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便形成不同的人种差别。劳伦斯还认为,动植物的家养驯化可以产生先天和可遗传的变种。那么人类自身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