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坝基回填灌浆布置:实用技术指南

坝基回填灌浆布置:实用技术指南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空腔尺寸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回填灌浆的孔位布置也应当有所不同。这与在基岩中的灌浆是大不相同的。以往对这种灌浆孔的布置大都是像在岩石中作固结灌浆那样作2~3m孔排距均匀布置,有的在现浇混凝土衬砌层中布置在顶拱180°、甚至240°范围上是没有必要的。在作者亲自主持的几个此种衬砌层隧洞的回填灌浆中采用了一种可作重复灌浆的塞管结构,可使灌浆孔数量大大减小,而且只要按要求的办法操作,可确保将空隙充填饱满。

坝基回填灌浆布置:实用技术指南

由于衬砌方法和施工质量的不同,所遗留的空腔尺寸和分布范围是各不相同的。

一般说来,用现浇混凝土(含钢筋混凝土)做的衬砌层,施工质量最差的空腔厚度可达数10cm,分布区域不超过正顶拱120°范围。中等施工质量的,空腔厚度约为10cm左右,分布在正顶拱100°范围。施工质量最好的,空腔厚度约为5cm左右,分布在正顶拱90°范围以内。

近来在山西省境内建成的引黄入晋总干渠上的三条隧洞衬砌层,是用四块钢筋混凝土楔口瓦片拼合而成的。在其周围360°范围内都预留有5cm厚的空腔,要求先用5mm粒径的豆砾石从每片2个直径50mm的预留孔中进行吹填,然后再从此孔中进行回填灌浆。

依据空腔尺寸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回填灌浆的孔位布置也应当有所不同。但它们有一共同点,就是各个灌浆孔所灌注的对象都是同一条“裂隙”,它们不仅互相连通,而且串通性极好。这与在基岩中的灌浆是大不相同的。以往对这种灌浆孔的布置大都是像在岩石中作固结灌浆那样作2~3m孔排距均匀布置,有的在现浇混凝土衬砌层中布置在顶拱180°、甚至240°范围上是没有必要的。布孔太多,不仅加大了钻孔量、增多了灌浆次数、在衬砌层上留下了更多的伤痕,而对充填好空隙并无裨益。(www.xing528.com)

在作者亲自主持的几个此种衬砌层隧洞的回填灌浆中采用了一种可作重复灌浆的塞管结构,可使灌浆孔数量大大减小,而且只要按要求的办法操作,可确保将空隙充填饱满。

具体做法是:将灌浆孔分作两次序施工。Ⅰ序孔沿洞轴线方向每隔8m布孔一排,每排3孔。位于正顶上1孔,左右两侧2孔依据预先的浇筑质量调查或通过先期的钻孔试验确定是偏转60°、50°还是45°。以正顶孔承担主要的充填任务,两边孔只起辅助作用。Ⅱ序孔插在Ⅰ序中间,使成最终孔距4m;孔位原则上与Ⅰ序孔相同,但如果在打孔中发现空隙已被Ⅰ序孔的灌浆大部填满,已测不到空隙,彼此已不通气,则两边孔即可取消或结合固结灌浆(有此种灌浆时)进行,只作正顶1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