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连续数据的实限?

什么是连续数据的实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连续数据“5”的实限是指等于或大于4.5至小于5.5之间所包含的那些实际存在的数值。如我们得到某一测量数据30,这个30实际上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实际范围,30的实际范围是[29.5,30.5)。又如1.5这个数,它的最后一个数位的单位是0.1,半个单位是0.05,因此,它的上实限为1.5+0.05=1.55;下实限为1.5-0.05=1.45。如果一个测量数据的表示形式为15.00,说明它的最后一个数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单位是0.01,因此,它的上实限为15.00+0.005=15.005;下实限为15.00-0.005=14.995。

什么是连续数据的实限?

前面说过,连续变量中的每一个值代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这就出现了所代表的距离有多大范围的问题,也就是数据的实限问题。一个数据所代表的实际范围,称为该数据的实限(即实际界限),包括从等于或大于该数据的下实限至小于该数据的上实限之间无数个数据。如连续数据“5”的实限是指等于或大于4.5至小于5.5之间所包含的那些实际存在的数值。4.5称为5的实际下限,简称下实限,5.5称为5的实际上限,简称上实限。

统计学中,我们必须从测量数据的表示形式来了解它所表示的上、下实限。如我们得到某一测量数据30,这个30实际上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实际范围,30的实际范围是[29.5,30.5)。这是因为测量都有误差,每一个测量数据几乎都是近似值,而近似值是无法表述的。因此,我们便把[29.5,30.5)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值表述成30了。(www.xing528.com)

一个测量数据的上、下实限,就是这个数据分别加上或减去它最后一个数位的半个单位所得的数。例如,15这个数,它的最后一个数位是个位,个位的单位是1,所以半个单位是0.5,因此,它的上实限为15+0.5=15.5;下实限为15-0.5=14.5。又如1.5这个数,它的最后一个数位的单位是0.1,半个单位是0.05,因此,它的上实限为1.5+0.05=1.55;下实限为1.5-0.05=1.45。如果一个测量数据的表示形式为15.00,说明它的最后一个数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单位是0.01,因此,它的上实限为15.00+0.005=15.005;下实限为15.00-0.005=14.995。其他依此类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