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污染应急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污染应急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应急调控的目标是控制污染范围;减少弃水量、延长供水时间;将渠道水位雍高或降低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证渠道安全;简化闸门操作程序;在最短时间内将突发水污染的危害降至最低。若污染渠池设有退水闸,则在应急调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启用退水闸。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污染应急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应急调控的目标是控制污染范围;减少弃水量、延长供水时间;将渠道水位雍高或降低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证渠道安全;简化闸门操作程序;在最短时间内将突发水污染的危害降至最低。

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污染应急调控技术是结合长距离调水工程特点,综合考虑突发污染事件类型,并以水位、流速等水动力指标和污染物输移扩散及下潜等指标为依据,快速提出污染渠段上游、污染渠段和污染渠段下游的应急调控方案。运用闸门群“前馈+反馈+解耦”算法可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闸前水位恢复到闸前设计常水位,且水位变动最小,闸门开度变幅也较小。

1.污染渠池上游渠池

当发生突发污染事故后,渠首节制闸应当在其闸门操作允许情况下最快减小开度至目标流量;其余各节制闸在发生污染事故后与污染渠池节制闸同步动作,闸门开度按比例减小至各节制闸目标过闸流量对应开度;应急调控过程中,启用退水闸,其开启时间由下游节制闸前水位确定,关闭时间由渠池内水体蓄量确定;应急调控过程中上游各渠池对应分水口仍按计划分水。

2.污染渠池

(1)采取同步闭闸方式,即发生突发污染事故后,污染渠池上下游节制闸同步关闭。闭闸时间应根据污染物输移扩散情况确定,力争将污染物控制在当前渠池或下游相邻渠池内。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延长应急调控闭闸时间,尽量保证闭闸时间不少于水波在该渠池内静水时传播的时间,该时间可通过渠池水深以及长度算出。(www.xing528.com)

(3)若污染渠池设有退水闸,则在应急调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启用退水闸。退水闸开启及关闭时间的确定,可结合渠池具体情况。

3.污染渠池下游渠池

分别给出如下3种应急调控策略:

(1)过闸流量等比例减小。

(2)各闸门同时启调。

(3)按渠池内水体蓄量变化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